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93|回复: 4

水友

[复制链接]
oldstonem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7-29 20: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村子边上有一条河,村里人取水,在河的上游,离村子三里地,傍河修了一座水塔,村里人老早就吃上了自来水。拧开水龙头,水哗哗的流,日子也想这水一样,甜得让人合不拢嘴。那一年,我刚上小学。
  
   日子象流水一样,哗哗的流,任谁也留不住。转眼,我就毕业工作了。一天,爸爸在电话里说,河的上游工业越来越多,自来水也慢慢变了味,没办法,他开始到东边十里远的地方带水喝,那里有一处山泉,泉水清冽甘甜,是正宗的矿泉水。好在家里只有爸爸妈妈两个人,烧水做饭,爸爸带一次水,足够一个星期的用度。

   过年的时候回家,正月初三的早上四点左右,爸爸叫醒我,一起去带水。

   寒夜正长,只有头上几颗星星泛着冷光,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在夜色里穿行。好在马路已经修到了山泉跟前,一路行去,地势平坦,快到了的时候,推车爬上一个长长的陡坡,在马路的尽头,转向一条小路,走出几十米,到小山的半山腰,那里有一个凹骨,不大,十几个平方,贴着一侧的石壁,人工砌就一眼浅井,那泉水,从井底的石缝里渗出。

   爸爸取下工具,计大桶两个,小桶两个,细竹竿一根,小水桶一个,漏斗一个。细竹竿的一头有扣,扣住小水桶的提子,正好可以探到浅井里,一次可以提半桶水,就着带滤网的漏斗,倒进桶里。

   泉水渗出,刚好可以及得上打水的速度。一年里,雨季的时候水略丰,而其他时间一样,由此可知,这是地下水,顺岩体的缝隙压出,又岩石为红色的火成岩,这山泉大概是地壳运动的遗存吧。

   我们两个人轮换着提水,一边聊着天。爸爸说,方圆十几里,来这里取水的人很多,多数时候,要排队,有时七八个钟头才轮到。所以,我们今天早起,赶在前面。又说,时间长了,大家慢慢认识,成了水友了。爸爸分析道,凡来带水的,都是知道好歹的人。知道水好,所以来带水,又舍得花时间,所以说,凡来带水的,人性都不错。比如那口浅井,就是几个老人砌的,拉了砖头,拉了水泥,几个人花了半天工,砌好了,大家得方便。

   因为这水来的不易,人们都很珍惜,除了烧水做饭,洗刷一般不用。有这么个小故事,在大家之间流传。说某人带水回家,儿媳妇在洗头的时候,用了泉水,爽滑异常,就说,今天的水怎么这么两样。公公听了,嘿然一笑,这是山上的泉水,不好才怪了呢?儿媳咋舌不语,以后不敢再用。这个活泼轻松的小故事,在水友中传布广泛,几乎无人不知。

   这泉水确实不同一般,烧水从来没有水垢,煮小米稀饭特别香,泡茶就更不用说了。所以爸爸坚持带水,在他,算是享受劳动乐趣更多一些吧。

   我们下山的时候,陆续有人来,人们的脸上带着过年的欣喜,相互问着过年好。回身望去,东方欲曙,小山笼在一片暗色里,山上的松树犹如剪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30 19: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難得有這麼長的水文也,偶竟然沒看懂```腦子昏昏滴,下次再來,西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ldstonem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4-7-30 19: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连微言大义都没看懂啊,遗憾。闭门思过去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30 20: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大義啊....怪不得偶暈了...*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ldstonem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4-7-31 20: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那口浅井,就是几个老人砌的,拉了砖头,拉了水泥,几个人花了半天工,砌好了,大家得方便。

____看来我的曲笔没有收到效果啊,多象你们斑竹啊,不象么,难道?非得说,斑竹辛苦啦,这样的马匹我可不会拍,怕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6 11:26 , Processed in 0.537852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