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426|回复: 22

[【文史类】] 为何风骚只有三百年z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5 04: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信人: duckhjb (国士无双),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为何风骚只有三百年z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Fri May 4 11:50:22 2007)


前不久有人在博客文章上说,中国古代的皇朝更替很频繁,而且,每个皇朝之间都没有血
缘关系。相比较英国的王朝1000多年都是血亲,由此得出结论说,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封建
制度,上层社会的动荡对下层社会影响很小,不像中国经常全民暴动等等。虽然说得这些
都是基本事实,但是得出的结论却令人难以接受,作者似乎认为,西方封建制度也比中国
古代要先进,似乎还表现出对西方贵族等级制度的明显羡慕。我不想对这位作者的文章逐
条批驳,只想就此问题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各领风骚三百年”是对中国古代皇朝更替的一种宿命化的描写,基本上,“三百年
”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每个朝代难以打破的历史宿命,即使最强大、繁荣的皇朝,都难以破
除这个魔咒一样的规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像西方王权一样,中国古代的皇权也有一种理论上的外部保障。在西方是“君权神授
”,在中国是“君权天授”,两者是有区别的。由于神是唯一的,而且神是不会犯错的,
加上“神”还有一个模模糊糊的现实化身,因此,“神授”的“君权”基本上是不可侵犯
的,而且更多强调的是“君权”的至上,很少强调“君权”的义务,因为,编造“君权神
授”理论的人唯一的目的就是强调“君权”的合法性。

  在中国的“君权天授”概念中,天不是神,对于“天”的解释很丰富,其中有一种含
义是自然规律。因此,中国的君权从诞生之日起,就明确承担了一个责任和义务,那就是
一定要把天下治理好。换句话说,如果治理不好,“天”就有权收回赋予的权力。所以,
中国历史上皇朝更替的现实,不能简单理解为全民暴动,而应理解为老百姓也是“天”的
一部分,改朝换代就是对失道君权的剥夺,这是社会良性循环的表现。用大白话说就是:
能够把国家管理好,你就是老大,管理不好,你就走人。

  反观西方的王权,一个或几个家族长期把持最高权力,没有新鲜血液的融入,往往一
代比一代差,甚至出现严重的遗传疾病,不得不用戴安娜之类的平民,冲淡王族不健康的
血统。即使按照现代民主、平等、自由的观点来看,皇帝的位子在中国还有可能大家轮流
坐,在西方基本不可能。到了现代,甚至用《宪法》之类的强制力量,维护着人类历史上
最大的不平等。(参见附录文章)

  西方封建社会的贵族阶层,也同样比中国古代落后很多。西方贵族是永远世袭的,平
民进入贵族除非王权特批,否则几乎不可能。而在中国,早就产生了科举制度,它使平民
获得了合法进入贵族阶层的渠道,成为稳定社会的重要机制,当然还有除此之外的其它晋
升制度,例如秦朝建立的军功制度。这些制度保障了上层社会经常性地换血,新的人才,
新的思想能够进入社会的领导阶层,平民也获得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正常机会。而在西方能
够封建社会里,这种状况是不存在,即使存在也是偶然的。

  至于西方古代封建制度中,上层社会的变动对下层影响小,中国古代往往全民参与的
现象,首先,西方封建制的上层变动是否对下层社会影响小,还值得探讨。其次,这个话
题的深层含义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所谓封建制,最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被法律规定的土地分封制。在西方社会,这种土地
分封制度比较彻底,也比较霸道,绝大多数土地都在封建领主手中。而且,由于西方封建
领主的世袭贵族化,这种制度非常刚性,缺少弹性。在这样一个封建制度中,真正的好处
绝大多数都被封建领主占有,佃农或农奴命运难以改变,上层社会的变动对于社会下层来
说,无非是换一个主人,实际的切身利益不会有所改变,影响确实就是小,下层参与的积
极性当然也就不高。

  中国的封建制度在周朝的时候比较发达。但是,严格来说,自从秦朝以后,中国已经
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封建制度,更加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中央集权制度,这两种制度是有明
显不同的。因此,用西方封建制度的概念简单化地解释中国古代社会,常常会产生错误的
结论。秦朝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把土地分给农民,让大多数农民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这
种土地资源普遍私有化的现象,在西方社会的封建时代是少见的。

  对于社会的管理,西方封建制度是利用各个领主,管理各自的领地。从秦朝开始,中
国的方法是设立行政区域,由中央政府派出管理人员。比较一下这两种制度就会发现,西
方的贵族领主由于是世袭的,基本无法撤换,因此,领地管理得好坏完全取决于领主个人
。而秦朝设立的郡县制度,没有世袭的地方官员,中央政府可以随时撤换地方官员,因此
占地为王与中央对抗就很难出现。

  秦朝所形成的分配土地和郡县制度,最大的好处是,每个农民能够成为社会经济繁荣
的直接受益者。而在西方封建制度中,自由农民的数量少,大多数人被世袭领主控制,不
能直接享受社会经济繁荣的好处。

  虽然在秦朝以后,中国各个朝代都有皇亲国戚的分封制度,但是,从土地范围上看,
被分封的土地面积在全部土地资源中只占小部分,分封领地的经济状况对社会整体经济的
影响不大,更主要的影响来自绝大多数个人拥有土地的自由农民。儒家学说中,农民的地
位高于其他任何行业,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而且,在一个较长的皇朝中,皇亲分封的领
地一般只能世袭5代,5代之后,皇亲也成为平民。应该说,这种制度比西方封建制度永久
世袭要先进得多。

  如果我们看清这一点,再来观察中国“各领风骚三百年”的历史轮回,就会得出比较
正确的理解。在中国古代,土地是可以自由买卖的。这种土地买卖大量出现在自由农民之
间。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农民渐渐有了较多的土地,成为所谓地主。但与西方不同的是,
中国古代的地主,绝大多数不是世袭的。“三百年”的宿命基本上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
就是,土地经过多次买卖和其他形式的转换后,从原先的分散拥有,变成高度集中,大量
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在西方封建社会,这种情况是常态,没有土地的农民被制
度限定,只有卖身给封建领主这一条出路。而在中国,自由农民的造反是彻底改变土地高
度集中,改变贫富差距严重两极分化的重要手段,是维护社会经济平等和正义的重要手段
。因此,几乎每一次农民造反成功,都必然伴随着土地资源的重新分配,如果这个重新分
配是公平的,那么,这个新建立的皇朝就容易长久。

  在中国古代社会,如果出现社会严重的不公平,而且这种不公平即使利用至高无上的
皇权也无法解决的时候,农民造反是实现社会公正最后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中国
古代,农民造反并不像西方那样,被精英阶层视为纯粹的动乱和破坏,而经常被看作是社
会新陈代谢的必要手段。农民造反的领袖成为皇帝也很正常,只要他有能力真正做一个好
皇帝,尽一个皇帝应尽的义务。所以,中国的改朝换代和西方不一样,西方一次大规模的
造反,经常是换一种制度,而中国的大规模造反,结果一般都是使原先的制度恢复正常,
恢复合理,恢复公正。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农民造反就是古代社会的全民公投。

  这里再顺带说两个问题。有人说英国的《大宪章》限制了王权,是民主意识的一种体
现。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大宪章》确实限制了王权,但决不是民主,与民主毫无关系,
佃农依然是佃农,农奴依然是农奴。英国《大宪章》限制王权只能理解为贵族分权。类比
一下,就好比康熙没有灭掉三藩,三藩也没有推翻清朝,最终康熙与三藩达成一个协议,
这才是英国《大宪章》的实质。

  另外一个问题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也是欧洲封建时代的产物,为的就是要限制
王权对贵族财产的随意剥夺。西方的王权之所以经常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是,它在理
论上只有权力,没有义务,因此,只能靠贵族联合起来限制它。既然王权是“神授”的,
被贵族接受,那么贵族的财产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就是一种交换条件。这种观念在
产生的时候,与普通老百姓没多大关系,领主想剥夺就可以随时剥夺。

  对比中国古代社会,每个人的私有财产都是被法律肯定和保护的,不像在欧洲,只有
贵族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然,中国古代社会也存在皇帝凭冲动就剥夺他人财产
的现象,但是,中国古代社会在最终道义和公正上,不论是谁的私有财产,哪怕是皇帝的
,都没有被上帝之类的神保护成“神圣不可侵犯”,其衡量的标准是,一旦私有财产对社
会公正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剥夺它就是符合天意的。农民造反就是对不公正私有财产的
剥夺和重新分配。正是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关系到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造反才
会容易形成全民参与。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三百年”这个宿命呢?主要原因是,由于法律对私有财产的保
护,对于土地的兼并便会以继承的方式延续并扩大下去,一般到达“三百年”时,这种兼
并就会达到严重不正常的地步,于是,全社会的财产必然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否则,很
多人都将无法生存。而这种自我纠正机制,在中国古代社会是被普遍认可的。这种状况出
现的另一个深层原因是,社会财富主要来源于土地这种单一的模式。如果在社会财富的构
成中,能够出现可以同土地因素相抗衡的其他多元化倾向,用事后诸葛亮的观点看,“三
百年”的魔咒是有可能打破的。但是,农业社会的观念已经决定了这种愿望很难实现,在
那个时代,即使做生意赚了大钱的商人,最终目标也是购买土地。

  正确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的诸项内容,必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才能看出它的真实价
值。如果简单化地用现代标准去看待它,首先无法看清它的真实价值,其次,也是一种不
同衡量系统的评价,某种程度上是不公正的。如果我们只是用历史的纵向座标来看待过去
,就容易只看到过去的缺点。客观来说,在农业社会的环境中,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比
西方的封建制要先进,因为它能够保障每一个农民的利益,如果保障不了,农民就会造反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比西方古代封建制度更加民主,中国古代的农民比西方封建制度下
的农民也更加自由;中国古代私有财产可以有条件剥夺的观念,也比西方古代封建社会“
神圣不可侵犯”先进,因为它使得社会公正能够恢复,社会安定才能够实现。

  最后必须强调,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古代农业社会适
用的东西,不再适合现代社会是很正常的,但并不表示它从头就是错的。西方社会现在实
行的某些概念,在现代社会中是有效的,但不表示它产生的时候就是对的。未来,随着社
会环境的变化,这些概念如何适应新的环境而发生必要的变化,也是很正常的。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
周道衰,王纳坠。逞士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先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赵宋兴,受周祥。十八传,南北混。
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
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终。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三百年”这个宿命呢?主要原因是,由于法律对私有财产的保
护,对于土地的兼并便会以继承的方式延续并扩大下去,一般到达“三百年”时,这种兼

并就会达到严重不正常的地步,于是,全社会的财产必然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否则,很

多人都将无法生存。

>>>>>>>>>>>>>>>>>>>>>>>

这需要定量论证。直觉是中国古代多数时候这类“严重不正常”的土地兼并并未占主流,
中国一直是富农中农经济占多数的。主要问题还是要从(农业)经济的某些特点去思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5 08: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诚然,中国古代的制度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使一个个王朝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但西方的自由、民主、法制,其实并不比主要以强烈的道德观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中国传统道德好多少。制度再完善,如果执行的人都是坏蛋,一样白搭。

自汉朝以来,中国实际上已经结束了封建制度,走向了更先进的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当然有弊端,但是配合中国传统道德,则未尝不是极为有效的方式。这种制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调度整个国家的力量,以对抗频发的天灾和游牧民族(冷兵器时代最可怕的敌人。)战国七雄无一例外地把统一中国作为责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江和黄河频发水灾,需要一个统一的大中国才能有效治理,如果处于各国之间混战的情况,不蓄水淹没下游就算仁慈了,治理更是奢望。

频发的天灾、耕地的缺乏、游牧民族的侵扰限制了中国的扩张,是中国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关键。游牧民族使得中国始终无法有效扩张,并且必须把几乎所有精力放在防止游牧民族破坏上,使往海上扩张是个没吸引力的选择。而人口增加,也只能通过更有效地利用耕地来实现,而这,进一步把人限制在小块土地、村落上。

本来,在宋代和明末,中国几近完成从冷兵器走向热兵器的飞跃,只可惜,天不作美,两次把中国的这一进程打断。而受益于蒙古帝国征服欧亚大陆而得到大量中国科技的西欧,则迅速发展。中国是最不幸的,而远离游牧民族的西欧,却是最幸运的,而16世纪以来西方的所作所为,也是丑陋得可以,这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mlcwz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5-5 22: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朝代的更替有很多原因!

影响中国的有几大原因:

1.外族入侵,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个王朝在走向衰败时,容易被外族灭亡;

2.天灾,由于天灾造成的流民是常事。历史上流民的威力是很强的,大的流民潮是无法阻挡的,成千上万的流民就是成千上万的敢死队。
明朝才想办法把人固定了地方。

3.军事政变。这个在宋以前是家常便饭。包括安禄山,使大唐名存实衰。

4.内部腐化。这个是人治社会必然的结果。周朝时间长,是封建制,受益人多,统治阶级的整体实力强,后来的集权制,天下只为一人服务,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更加尖锐。一个人那里管得了这么多,管不到的事就越来越多,执行力大大減弱。所以,即便是清朝皇帝的整体素质是最高的,也无济于事。

楼主把原因单一化,是有片面性的。

欧洲的封建主权力是相当大的,跟周朝的诸候有一比。教会的权力也是相当大的,对国王都是一个限制。

这样,在国王扩大自己权力时,就会遭到各方的利益代表者的反对,最终,国王无法得逞。

英国首先实现了国王和封建主之间的权力制衡,议会代表了封建主的权力,国王成了各封建主的盟主,受到了制约,形成了稳定的权力结构,这样,可以统一力量一致对外。世界才进入了近代历史。

中国的皇帝权力基本没有制约,才是最后衰落的根本原因。

一个泱泱大国,总是一次次的受制于小国,历史的教训是相当深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12: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曾读《史记 • 天官书》,记得其中有“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
这或可谓之“天运之论”,以若干年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
以往大致予以否定,认为没有科学根据。
但也未必,尤其环境研究入史之后,
研究天灾人祸中的各种天灾,发现有些周期性特征,
例如地震,过多少年就又来一次,等等。。。。。。

又,古人言农业收成
(今天不也说“大小年”吗?例如荔枝今天可能就不是大年吧?)
有几丰几穰几歉之说,
同样是有一定经验依据的
(我不说“科学”有两个原因,一是古代科学与近现代不同,二是我曾举熊彼特所言“科学”并不意蕴价值评判)。。。。

至于上述“三百年”之说,
猫猫提出来讨论很好啊。
不过,并不是很严格的三百年,
而且理由大多具有时段性质,
难于贯通诠释几千年的历史进程。
例如“法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学法律的一定会知道
这是法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时代标志。
况且,不仅世界之东西方差异巨大,
本国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地域、民族其政权存续时间更是千差万别的。

再说一句:
“中国的皇帝权力基本没有制约”——这是很有讨论必要滴!
建议有兴致的同学先看看钱穆先生《论宋代皇权》与《论宋代相权》
(还有另外学人写的同名文章,我忘记作者了)
至少在中国的唐中叶以降,
与皇权相挚肘甚至抗衡的至少有以宰相为首的“中央集权”制下的相权、谏权、审权以及机构互制等等。
随便举点大家都知道的:
皇帝没有人生自由的多种权益——言论、婚配、友情。。。
好不容易出了个唐明皇,文学上赞美他那——在天愿做比翼鸟——的爱情,
可被迫缢死心爱的杨贵妃,
否则——三军不前!呵呵~~
有空再说。只想说一点,历史很复杂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21: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谁耐心读完文章了??
客观来说,在农业社会的环境中,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比
西方的封建制要先进,因为它能够保障每一个农民的利益,如果保障不了,农民就会造反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比西方古代封建制度更加民主,中国古代的农民比西方封建制度下
的农民也更加自由;中国古代私有财产可以有条件剥夺的观念,也比西方古代封建社会“
神圣不可侵犯”先进,因为它使得社会公正能够恢复,社会安定才能够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21: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我是从文章中读出来反责近来国内基督教宪政派的味道
但愿俺是味觉失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mlcwz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5-7 22: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hong于2007-05-07 12:11发表的 :
偶曾读《史记 • 天官书》,记得其中有“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
这或可谓之“天运之论”,以若干年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
以往大致予以否定,认为没有科学根据。
但也未必,尤其环境研究入史之后,
研究天灾人祸中的各种天灾,发现有些周期性特征,
.......

这些是值得参考的!

是很好的研究方向。

我的看法是,很难找出一个单一的规律。

因为,外族的兴衰几乎没有什么征兆,有时了出现一个伟人,就能把一个民族迅速的提高。最典型的是宋朝前后的历史,契丹、女真、蒙古都是如此,一个取代一个,都是因为有了一个伟大的领袖。

从内部说,皇帝的权力是几乎没有制约的。有代朝代丞相的权利稍微大一点,但是,一旦与皇权发生冲突,最后的胜利者总是皇权。因为皇帝一时无法左右丞相,总是可以换丞相的,找着了听话的丞相,相当于没有制约。当然,皇帝受到太后的制约,也是皇权内部的制约,何况总是有太后的时代也不能保证,太后的水平也不能保证。当然皇帝无能时,也受到皇后、太监的制约,这些制约根本不是权力分散,还是权力的集中。

中央集权与独裁专制总是一对兄弟,我个人的看法,中国历史上汉武帝后,皇权成为中国最大的权力,没有什么力量能与之抗衡了。以至于拥有军权的人不是被皇权消灭,就是取代皇权。地方诸候在皇权面前基本是没有什么权力的,可以说完全不对等。

以上,请高明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22: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aπολλωv于2007-05-07 21:38发表的 :
呵呵,有谁耐心读完文章了??
我没有读完,有些长,而且这种说理的文章不煽情,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9 01: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看看狼图腾这本书
作者有很有意思的观点,中国历史的朝代更替是一个羊性与狼性的动态平衡的过程。
看看“关于狼图腾的讲座与对话”这部分就好。
权当消遣,不是存学术问题,kak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9 09: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yixuan于2007-05-09 01:29发表的 :
可以看看狼图腾这本书
作者有很有意思的观点,中国历史的朝代更替是一个羊性与狼性的动态平衡的过程。
看看“关于狼图腾的讲座与对话”这部分就好。
权当消遣,不是存学术问题,kaka
狼图腾根本就是在胡扯,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时代的武力强悍,并不代表他们的民族性强悍、文化强悍。
以释道儒为魂的汉文明,是平和而不乏刚性的人类理性文明,这样的文明,才会孕育出真正的人类进步。汉人也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否则也不会有历次异族入侵时的誓死抗争,单一个抗日战争,就不是某些“狼性”民族做得到。

汉人虽有被异族统治的时候,但是汉人始终不曾屈服,做得最恶毒的满清,在剃发易服时,也不得不以“十从十不从”向汉人妥协,那是汉人的牺牲和抗争换来的。

汉文明在被满清伤害之前,创造发明占人类的三分之二,西欧能崛起,也是因为蒙元统治时中国的科技传播到了西方。

而所谓狼性民族呢?除了破坏、抢劫一通,对人类文明有什么贡献?

狼性民族在失去武力优势的时候,那窝囊样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所谓狼性,就是在弱小时欺骗,在强大时抢劫、杀戮,却从来不会创造文明和财富的劣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9 09: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hong于2007-05-07 12:11发表的 :
偶曾读《史记 • 天官书》,记得其中有“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
这或可谓之“天运之论”,以若干年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
以往大致予以否定,认为没有科学根据。
但也未必,尤其环境研究入史之后,
研究天灾人祸中的各种天灾,发现有些周期性特征,
.......

在论述中国的皇帝、中央集权制时,有必要先搞清楚“天”在中国的内涵。

“天”,至少在周朝起,就已经是正义、公理的象征。
天是正义的,而皇帝是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所以皇帝必须是正义甚至的完美的,最少,也不能是个无德之辈。
而皇帝若不能治理好国家、让百姓陷于水火之中,那么,这个皇帝就不再是天的代理人,所以百姓可以起义造反。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次暴动,最根本的思想根源即来自于此。

因为中国是农耕文明,所以对自然的依赖比较严重,而中国的生存环境,也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好。
各种天灾时常在中国发生,反观西欧和北美,则少太多。

历次朝代覆亡,很大程度上是天灾导致粮食歉收。无论是汉、唐、北宋、明,皆如此。

中国的周边环境,尤其是亚洲内陆的大草原孕育的游牧民族,使得汉文明在两千年里始终无法有效扩张,是以耕地和粮食异常重要。无法扩张,则只能内部调整。

凭心而论,西欧和北美的生存环境比中国好太多,
汉文明,是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发展出璀璨的高级文明,是值得尊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9 09: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6 楼书友的发言有的赞同,有的则可讨论。

坦率地说,这样的论点应当不是治史者的说法,例如——

有代朝代丞相的权利稍微大一点,但是,一旦与皇权发生冲突,最后的胜利者总是皇权。因为皇帝一时无法左右丞相,总是可以换丞相的,找着了听话的丞相,相当于没有制约。

中国历史上汉武帝后,皇权成为中国最大的权力,没有什么力量能与之抗衡了。

实际情况不完全是这样,尤其唐中叶准确地说是德宗以后,随着政治制度本身的变迁,“相权”的概念发生很大变化。(好像有人发过唐代政事堂演变的文章?)要知道,“相”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制度,无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是“参知政事”、“计相”等等中古时代的官制概念,均包含着丰富的制度变迁内容。故而,有“宋代近世说”(国际汉学界颇有影响的论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汉魏以来的门阀贵族制让位于非身份性的、依据科举考试而来的文官政治体制。甚至有中国自宋可能进入“君主立宪制”之说等等,不多说这些了。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政治体制到唐中叶以后发生较大的变化,专制性皇权受到的制约已经不是仅仅“史官之记述”、“谏官之查督”、“祖宗法度之约束”等等了,而是从三省六部制中特别是“三省”的相互制约、官员结构的变化以及权力构造的演进等等之中,渗入了更多的制约要素,大家多看看政治制度发展史就知道了。我只举一个例子——

大家听说过一个政治词汇“封还词头”吗?以下引点材料看看:
《唐六典》卷九 中书舍人之职条云:“制敕既行,有误则奏而改之”,所指当为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之后的制度。中书舍人“封还词头”也有一些具体事例(注:《白居易集》卷43《论左降独孤朗等状》:“右。今日宰相送词头,左降前件官如前,令臣撰词者。臣伏以李景俭因饮酒醉,诋忤宰相,既从远贬,已是深文,其同饮四人,又一例左降。臣有所见,不敢不陈。……其独孤朗等四人出官词头,臣已封讫,未敢撰进,伏待圣旨。 长庆元年十二月十一日”。)
宋朝以后中书舍人封还词头的现象多了起来(注:《文献通考》卷51中书舍人条:“富弼为知制诰,封还刘从愿妻封遂国夫人词头。唐制,唯给事中得封还诏书。中书舍人缴词自弼始。”),这种封还也被认为与给事中的封还具有同样的性质和意义,以至称为“给、舍封驳”(注:《资治通鉴》卷35汉哀帝元寿元年“王嘉封还诏书”条胡三省注曰:“后世给、舍封驳本此”)。

简言之,中书省对于皇帝诏书认为不妥的,能够有“封还”即驳回的制度!唐宋时代例子很多。
大家或许听说“唐宋变革论”——这是学界讨论了几十年,至今热火的论题,为啥?主要看看政治经济等制度变迁即可知道。英国文官政治与中国中古政治制度是否有关系,这也是有人研究的课题!

总之,希望来这里读书的书友,能够不人云亦云,对于专业性知识从读书中领会,有心得而发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9 09: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楼,希望你不要将我引用《天官书》论“天运”断开驳!注意本人没有讨论“天”!没有谈“正义、公理”的运!先将前提弄清再批不迟!还有,我不再谈类似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9 14: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国家,或一个朝代,或一个民族的兴衰有多种原因,制度只是其中一种。从世界民族范围来看,各大民族(甚至一些小民族)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强盛,也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衰落(除美国之外);从地域来看,欧亚美非各主要地区都出现过强大的帝国,一些与”世界“接触不多的地区如非洲中部南部、南美洲也有过强大的地方政权;从制度上看,历史上的强国有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贵族民主制的、君主专制的、君主立宪的、联邦制的、共和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可见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碰上了合适的时机,都能够崛起;从生活方式来看,伟大的帝国,有游牧的,有农耕的,有海上的;从时间上来看,伟大的帝国有持续数百年的,有昙花一现只有一二十年的,也有百十来年不长不短的。看来要找出强盛的原因和规律,真是很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mlcwz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5-9 20: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hong于2007-05-09 09:19发表的 :
6 楼书友的发言有的赞同,有的则可讨论。

坦率地说,这样的论点应当不是治史者的说法,例如——

有代朝代丞相的权利稍微大一点,但是,一旦与皇权发生冲突,最后的胜利者总是皇权。因为皇帝一时无法左右丞相,总是可以换丞相的,找着了听话的丞相,相当于没有制约。
.......
你说的这些我清楚,但是还是要表述一下我的意见。

总归丞相制度的权力制约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

当唐太宗嘴里叨念着要杀魏征时,所谓的丞相制度在他眼里只是一个摆设罢了,连亲兄弟都灭了族的人,怎么会把区区制度放在眼里。

宋高宗找到了秦桧时,他的意思也就是丞相的意思了。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还请先生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1 13: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皇帝权力基本没有制约,才是最后衰落的根本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2 09: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有立场的人,常常是不能够做到客观的!
其实大多数的辩论根本没有实际的意义,
但是很多人却以此为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2 15: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很透彻 收藏了 偶要仔细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9 10: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很垃圾.
"正确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的诸项内容,必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才能看出它的真实价
值。如果简单化地用现代标准去看待它,首先无法看清它的真实价值,其次,也是一种不
同衡量系统的评价,某种程度上是不公正的。如果我们只是用历史的纵向座标来看待过去
,就容易只看到过去的缺点。客观来说,在农业社会的环境中,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比
西方的封建制要先进,因为它能够保障每一个农民的利益,如果保障不了,农民就会造反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比西方古代封建制度更加民主,中国古代的农民比西方封建制度下
的农民也更加自由;中国古代私有财产可以有条件剥夺的观念,也比西方古代封建社会“
神圣不可侵犯”先进,因为它使得社会公正能够恢复,社会安定才能够实现。"
这段话简直是放狗屁,那么多人难道看不出来吗?
西方的封建制绝对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要先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下的每个朝代发展到后期,整个社会都崩溃了,这也叫先进?造反已经是社会的
底线了,把造反和社会崩溃当作是所谓的公平和制度先进,那有这样的逻辑?
这么多人居然看不出垃圾文章的问题,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中国人大多都没有自己的脑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9 11: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wuwenfu于2007-06-09 10:48发表的 :
文章很垃圾.

…………
这段话简直是放狗屁,那么多人难道看不出来吗?

“西方的封建制绝对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要先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下的每个朝代发展到后期,整个社会都崩溃了,这也叫先进?造反已经是社会的
底线了,把造反和社会崩溃当作是所谓的公平和制度先进,那有这样的逻辑?”

“这么多人居然看不出垃圾文章的问题,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中国人大多都没有自己的脑子”


没有按照你的路子写的文章就叫做垃圾?

你看着不舒服的就是狗屁?

“这么多人”看不出问题你就把“大多中国人”斥为无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6 14:15 , Processed in 0.58699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