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91|回复: 0

袁隆平精神:农民的“米菩萨” 科技工作者的“活样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7 15: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县作家网 作者: ·更新时间:2007-05-27 14:32:03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做了两次。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40多年。今天说起这个个梦,77岁的他依然是是那么激情满怀。


新华网长沙5月26日电(记者丁文杰、朱玉)“袁隆平先生确实了不起,他发明的杂交水稻,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农民从中认识到科学种田的好处。”湖南省绥宁县红岩镇农民邓星平说。

  袁隆平被很多农民尊称为“米菩萨”,他的事迹经媒体重点报道后,在农村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年前,湖南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农民曹宏球自费给袁隆平搞了个塑像。他告诉记者,自己出生的时候正过苦日子,差一点饿死了,听老人说自己是拣回的一条命。后来搭帮袁隆平,吃饱饭了,他也成了我们农民至高无上的偶像。

  “这次媒体报道袁隆平老师,村里人都在谈论,大家觉得确实要宣传一下,吃饱饭不能忘恩人,我们最尊重的就是像袁老师这样的科学家。”曹宏球说。

  在湖南农村,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袁隆平这个名字的。湖南汉寿县太子庙镇农民杨志华看了媒体报道后告诉记者:“我们要感谢袁隆平老师啊,以前我们都是挨过饿的,他让我们吃饱了肚子,现在赶上国家政策也好,种粮食的效益还不错,农村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

  一些农业科技工作者学习袁隆平的事迹后,表示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功勋卓著。他身上体现出的献身科学、矢志追求的精神,最值得学习。中国工程院院士、油菜研究专家官春云说:“袁隆平是我们的榜样,他是个典型样板,各方面都很突出。”

  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罗仕林告诉记者,综观我国几千年历史,没有哪个朝代能够很好地解决粮食问题,最近二三十年来,我国终于解决了吃饭问题。杂交水稻突破了传统遗传学理论,是为摆脱饥饿而研究的技术,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技术能被如此广泛地推广应用,产生如此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邹江石认为:“袁隆平是国内外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开创了杂交水稻研究的新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安徽省农科院研究员李成荃评价说:“并非每项成果都出自袁隆平之手,但有两条是人所公认的。一是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失败’二字,他善于从每次失败中找出教训,坦诚地修正自己,从反面舆论中吸取营养补充自己;二是关键难题必须亲自实践。”

  武汉大学李阳生老师评价说,杂交水稻在中国研究成功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背后有一批研究者,但能把这批人组织起来的只有袁隆平,他是领军人物。现在大科学研究中,领军人物的作用很重要,就像一面旗帜。我们现在申请课题在一起,经常有学术交流,袁先生也是武汉大学的名誉教授,只要他打个电话,我们很情愿的都赶过来。如果没有相互支持,跑这里来做什么。研究的气氛和环境也要和谐,如果为了小的事情,争来争去就搞不好了。

  广西农科院毛昌详研究员说:我们要学习袁隆平不断努力,让杂交水稻走向世界,造福世界人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8 01:58 , Processed in 0.26527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