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23|回复: 8

[【文史类原创】] 沉重的悲哀——读《中国农业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8 14: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合上《中国农业调查》,我感到的是久久不能平静的震撼和刻骨铭心的悲痛。里面的每一个段落、每一个铅字,都让我看到了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罪恶,想象不到的沉默和悲壮。当中国大地被社会主义的曙光照耀时,当城市的人沉醉于灯红酒绿、满足于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时,某些农村地区的现状竟是如此令人触目惊心。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总是被灌输着光明和繁荣,总是耳闻目睹着蒸蒸日上的发展状况。可是,我们看到的、感到的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国吗?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本书中所记录的又是什么呢?
也许,我没有资格在这里指责什么,毕竟我所了解认识的社会还太窄太小。这种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的问题,也绝不是指责和批判就能彻底解决的。这其中有太多的纠葛和太多的血泪,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在历史的河床里一点点地淤积。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克莱茵曾对我国的访问者说,中国的经济有两个大问题:一是农业,二是人口。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靠占世界40%的农民才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可是,又有谁关注过养活中国的这些农民呢?书里对安徽某个地区农民的年收入做过一个统计,除去成本和各种税款,人均收入还不到三百元。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可是这样的附加税款,却要等到出现了几个殉道者才真正被各级领导所重视所解决,这无疑是中国农业的巨大悲哀,更是中国的巨大悲哀。我们痛心这样的悲哀。
鲁迅当年最痛恨那些“看客”,认为这些麻木的人是比始作俑者更可恶的人。播回历史的时针,回望现实的社会,我们身边不是也有这么些木然地站在一旁观望,甚至兴风作浪、甚至拍手叫好的人呢?更令人愤慨的是,他们中间不少人是和牺牲者同样出身贫寒的农民。我们到底怎么了?心底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到底是被什么东西腐蚀得一干二净了?
也许,认识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成长的过程。当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怀着憧憬踏上复杂的社会之路,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后失望、沉默,到最终成一个“延续黑暗”的人时,他的成长便不无讽刺地完成了。想做一个至纯至善、洁身自好、坚守原则的好人,往往又会因各种因素最终成为让人扼腕叹息的牺牲品。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难道就没有办法保持自己的一颗纯净之心吗?难道就没有办法不被红尘俗世沾染、不被物欲的滚滚横流淹没吗?没有人可以代我们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靠自己完成,让自己冷静下来,深沉地思考。
我希望,我也相信,看到的不只是沉默的眼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8 15: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不是书名没写准确?所说的是陈桂棣、春桃夫妇所著的《中国农民调查》吧,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书店上架后很快售罄,后来盗版颇多。该作在《当代》杂志2003年也发表过。“农业调查”“农民调查”虽均属“三农调查”,但侧重点显然有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8 16: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质疑,咱们说的是同一本书,陈桂棣、春桃夫妇的写的报告文学,名字的确是《中国农业调查》 。

其中有三句话今天我仍然记忆犹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震撼人心的文字记录了无数农民不堪重赋的血与泪……

愿意和大家交流,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8 16: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前两年的书了,这两年农民的境遇如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虽然可能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值,但毕竟已经在向前迈步了,从保护耕地、稳定粮价、减免农业税农业特产税都明显能感觉得到。
政府在改善农民待遇方面也确实比以前光打雷不下雨要好多了,从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可以看得出来,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工作的重点。
07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三农”工作的部分内容:

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 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继续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政策,继续对重点地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转移支付。全年粮食产量达到9949亿斤,实现了连续三年增产。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又有2897万农村人口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新增450万农村沼气用户,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制定并实施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从解决工资偏低和拖欠、依法规范劳动管理、加强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加强医疗卫生工作。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启动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央财政安排27亿元国债资金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1451个县(市、区),占全国总数的50.7%,有4.1亿农民参加;中央财政支出42.7亿元,地方财政也相应增加支出,较大幅度提高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有所加强。中央财政安排51亿元,用于支持地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取得明显进展。


   温家宝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五是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他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一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三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四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推进征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

  温家宝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政府也打算在在全国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温家宝说,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温家宝说,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同时,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今年还要确保全面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政府工作将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温家宝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温家宝指出,优先发展教育的总体布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他说,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我国是人口大国,尤其是农村人口数量。关注农村发展、改善农民待遇肯定会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头戏。如果政府不能改善农民待遇,必然会出现很多的社会问题。事实上从以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可以看得出一些端倪来了,相信政府会做得更好的,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8 16: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是同一本书,但准确书名为 《中国农民调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九亿农民,可是,很久以来,农民在农村中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绝大多数城市人并不清楚……”

1 新世纪报告文学的新贡献——评陈桂棣、春桃的《中国农民调查》 梁多亮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2 《中国农民调查》对自然主义的追寻和超越 赵庆玲 美与时代 2007/03
3 中国乡土社会当代境遇的文化反思——从《乡土中国》到《中国农民调查》 刘磊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2006/04
4 13岁小学生和他的“中国农民调查” 龚彤 小读者 2005/12
5 刘伊科和他的“中国农民调查” 刘伊科 小学生(高年级版) 2005/Z2
6 直面现实困境的严峻思考——解读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 张守海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01
7 《中国农民调查》让我们良心永远不得安宁 梦笔生 教育科学论坛 2004/03
8 谁最应该看《中国农民调查》? 盛大林 教育科学论坛 2004/03
9 13岁小学生和他的"中国农民调查" 从玉华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04/11
10 官员和作家的"较量"——市政协副主席状告《中国农民调查》作者纪事 晓喻 法律与生活 2004/23
11 官员和作家的“较量”——政协副主席状告《中国农民调查》作者的前前后后 晓瑜 检察风云 2004/23
12 “我们没有权也没有钱,就是还有笔”——专访《中国农民调查》作者陈桂棣;春桃 新闻周刊 2004/05
13 在真实的拷问中寻找灵魂的出口——评《中国农民调查》 梁志群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14 中国农民调查(三) 陈桂棣 中国粮食经济 2004/05
15 《中国农民调查》让我们良心不得安宁 梦笔生 中国改革.农村版 2004/03
16 从《中国农民调查》引起关注看农村问题的严重性 领导决策信息 2004/05
17 中国农民调查(二) 陈桂棣 中国粮食经济 2004/04
18 中国农民调查(一) 陈桂棣 中国粮食经济 2004/03
19 《中国农民调查》背后的人与事 殷平 经济月刊 2004/02
20 写作的责任与教养——从《中国农民调查》说开去 李建军 文艺争鸣 2004/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8 17: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已经被禁了,我听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8 18: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亲眼看到的一件事,时间大概1年前,记不清了:

一家书店,进来几个人,到处看了看,挑了几本书,老板很配合,很快从仓库里搬出来几捆相同的书,这几个人抬起书就走了。这些书中中就有楼主说的这本。

没想到还有许多研究文章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8 18: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作家创作一出炉,大量评论文章立马就跟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8 20: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苏鲁支于2007-08-08 17:34发表的 :
这本书已经被禁了,我听说……


差不多和章姚等的书同时被禁
英文本很牛
《Will the Boat Sink the Wat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7 13:23 , Processed in 0.47143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