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192|回复: 1

[【文史类原创】] 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改革的三大助推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6 11: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改革的三大助推作用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求同心理有助于改革热潮的兴起。这几十年中国先后出现的“文凭热”“出国热”“经商热”“对外考察热”“引进外资热”都是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它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起了助推作用。求同心理最害怕的是与别人不一样,以大家通行的标准为我的标准。自我消融于群体以求得个人的心理安全感。当整个社会以发展为价值取向,以改革为荣时,这种大思潮就会转化为个人的支持。攀比文化加速了企业群的发展,加速了某些专业化市场的形成。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治思维方式,特别是模糊性思维为改革的理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传统文化的概念一个最大特征就是模糊性强,一个概念既可以这样理解又可以那样理解,这种模糊化的思维方式,使得我们的改革往往以对旧概念新理解的形式得以发展,极大避免了各种教条主义的阻力。我们用旧瓶装新酒,在旧制度名义下开辟改革的新空间。我们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完全是根据现实需要随时发展。分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是很有意思的。一句话“中国特色”什么都包容了。还有“初级阶段是个框,那里需要那里装”的民间俗语都反映了中国式改革的特点。

三是中国的家族文化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的推进作用。中国人的信任半径是围绕家族展开的,对外人不相信,这种家族式信任固然不利于企业扩大规模,但是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的绝对信任和绝对义务,对于创业时期同心同德发展企业特别有用,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管理的成本。家族信任和家族式义务与奉献等儒家伦理是中国当代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传统家族式文化中那种衣锦还乡、叶落归根的观念对吸引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和办厂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6 12: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分个类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5 16:35 , Processed in 0.43532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