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99|回复: 1

[[学习策略]] 专访俞敏洪:相识英语30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1 01: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even:你从英语教学到现在,如果从16岁开始算应该快30年了?
俞敏洪:可是我觉得自己英语水平还是一塌糊涂。

Steven:你第一次上讲台时,自己的英语基础也不是特别高。
俞敏洪:那个时候英语基础相当的差, 但是那个时候就体现了今天新东方的所拥有的教学风格,就是我跟学生打成一片的能力,非常的好。

Steven: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学习英语的基础,就是愿意去表达、交流。
俞敏洪:对,这是一部分原因。当然,我学英语不是因为有表达能力,当时我没有这么好的表达能力。那是因为我数学不好。考外语是不需要考数学的,能考上大学的信心会稍微大点。

Steven:不是选择的选择。
俞敏洪:对,到现在来说英语也不是我所喜欢的东西。

Steven:你跟王强老师就完全不同的。
俞敏洪:对,他是一想到英语就会兴奋的人。我是纯粹把英语当成我的工具来使用的。因为跟全世界各种各样的媒体、投资者、国际合作打交道。我不得不用英语。这样的话,它就变成了我不可不依靠的工具,但每天晚上十点回去我就该轻松一下了,我从来不用英语来读书的。我都是读的中文书。我觉得这才是我自己的语言。

Steven:我非常怀疑你当时对词汇的研究是应试的考虑。
俞敏洪:对,我对词汇的研究是为教书的考虑。我的词汇的增加是在90年代初,就是91年到95年的之间。

Steven:也就是你在北大教书的那段时间?
俞敏洪:不,已经从北大出来了。我出来教GRE遇到障碍,词汇量比较大。我备了半天课,还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上完课以后,就会有学生拿着我从来没有看过的词汇题来问我,说俞老师,这道题为什么是A对的,我认为是B对的。结果是A,B两个答案,四个单词都不认识。后来我就觉得,我教GRE就不得不对所有的词汇有个认识,我就开始背词典,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Steven:那当时你在做学生的时候,听,说,读,写,这四项当中你哪项最强?哪一项最弱?
俞敏洪:读最强是肯定的,因为中国教外语的特点是,从中学开始老师就教语法,词汇和阅读。所以一般学生阅读的能力最强。但后来我的听力也练得不错。听总有材料,我就天天听,听力练完以后,就是有很多跟国际交流的机会,就是练写,写后来也还可以,我的说是长进最慢的,但是,近两年长进最快。

Steven:主要是你的背景,你是从农村出来的,很多从农村出来的学生在语音上是有点劣势?
俞敏洪:有,到现在我还有语音上的差距,因为没有严格的训练。但是从流畅来说问题已经不大了,因为我本身也不是学广播员,对自己的语音,语调也没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只要我传达出来的意思对方能懂就行了。这点还是能做到的。


Steven:其实你在北大的起点是很高的,尽管复读了三年,但对很多人来说连北大的边都摸不到。
俞敏洪:对,我的运气是很好,我到北大也遇到很大的障碍的,我发现我周围的同学都比我厉害。英语水平上,他们的口语,听力进大学都很好;我的很多同学都是从书香门弟出身的,中文水平也很高。我进大学是不大会讲普通话的,讲的是无锡、江阴的方言,后来就一天天纠正过来了。这点对我来说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这之间,我发现英语水平也有长进了。

Steven:我特别想了解在北大学英语的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教材,有什么样的方法。
俞敏洪:教材很少,第一本是《许国璋英语》,现在好像不太用了。进大学的时候,学习很简单,就是从good morning 开始,老师手把手教。后来,逐渐改成《新概念》,再后来就有了包含选读,精读,泛读。没有统一的教材,不少教材都是老师自己从国外的教材中摘取下来的。那个时候还接触不到什么录音机之类的。但是他们的语音都很好,因为他们都是在教会学校上的学。

Steven:直接和老外接触。
俞敏洪:对,所以你就会很佩服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hzxmls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1-11 11: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识英语也十几年了,但还是一塌糊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0 14:23 , Processed in 0.27763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