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demoner99

[历史文化♡] 金豆  留住记忆“01月05日”

[复制链接]
woyun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5 12: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历史上的1月5日


1880 - 作曲家Nicolai Karlovich Medtner诞生。


1957 - Pat Boone开始拍摄影片"Bernadine"。


1959 - Coral Records公司发行了单曲"It Doesn't Matter Anymore",B面歌曲为"Raining in My Heart"。这是Buddy Holly过世前的最后一首歌曲。




1965 - The Supremes录制了"Stop! In the Name of Love"。




1975 - "The Wiz"在百老汇上演。




1976 - 前Beatles保镖兼巡演经理Mal Evans在与洛衫机警察的对峙中被射杀。




1978 - The Sex Pistols开始了首次美国演出。




1978 - Prince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首次以个人身份表演。



1984 - The Police乐队宣布将于3月2日在澳大利亚举行告别演唱会。这支乐队已经成立了9年时间。



1998 - 由艺人转为政客的Sony Bono在滑雪事故中不幸身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5 12: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1967年1月5日
上海一月风暴夺权
1967年1月5日,张春桥、姚文元从北京到上海伙同王洪文等策划夺权。他们相继夺了《文汇报》社、《解放日报》社的权,并策划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造反派组织召开“打倒市委大会”,篡夺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刮起了所谓“一月革命”的风暴。1月8日建立了由他们控制的“上海市抓革命促生产火线指挥部”,发表《告上海人民书》和《紧急通告》,夺取了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领导权。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名给上海各“造反团体”发出贺电。《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相继发表社论,肯定和支持上海的夺权。夺权之风从此刮遍全国,更加剧了全国混乱的局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oyun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5 12: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编57-62 熊猫

Panda

  

发行日期:1973年1月5日  

齿孔度数57)(58)(61)(62)11.5x11;(59)(60)11x11.5

印刷版别:影写版     

票幅57)(58)(61)(62)30x40;(59)(60)40x30

全张枚数57)(58)(61)(62)50(10x5);(59)(60)50x(5x10)

原画作者:吴作人     设计者:许彦博

印刷:北京邮票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5 19: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崔健2008时代的晚上个人演唱会将于1月5日晚19:30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

崔健简介
1961年: 崔健出生于一个朝鲜族家庭,很快就被一个有音乐和舞蹈的环境包围了。他的父亲是个专业的小号演奏者,母亲是朝鲜族舞蹈团的成员。


1975年: 崔健14岁时开始学习吹小号。


1981年: 成为著名的北京交响乐团的专业小号演奏员。这时期,崔健听到外国旅游者和学生带进中国的磁带,开始迷恋摇滚乐,被对Simon & Garfunkel及John Denver的热爱鼓舞着,他开始学弹吉他,并很快当众演唱。


1984年: 崔健与另外六位专业音乐人成立乐队--七合板。在北京的小餐馆和小旅馆里演奏西方流行音乐。这是中国第一支这一类型的乐队。同年,崔健出版了他的第一张专辑《浪子归》,是甜腻的中国流行歌谣。崔健没有提供唱片的歌词,并且唱片的质量比较低劣,但是唱片意欲创新的安排和制作在当时中国流行音乐界是新鲜的尝试。这张专辑初次展现了崔健的音乐风格。八十年代中期,西方摇滚音乐由非官方的途径传如中国,包括甲壳虫乐队、滚石乐队、Talking Heads乐队, 警察乐队等。他们的音乐影响了崔健,使他开始了自己的摇滚乐创作。他最初创作的摇滚RAP歌曲--《不是我不明白》。


1985年: 崔健在一次北京歌唱比赛中初次赢得关注。在他音乐生涯的早期,他的歌就已经开始表现一些严肃的、发人深省的内容,这与当时只表现浪漫、梦想等内容的流行歌曲有着极大的不同。他敢于展示一些敏感话题,例如自由和性。对于被文化大革命恐怖宣传麻木的一代人来说,崔健歌词的真实具有唤醒他们心灵的力量。他的重音乐中所带有的纯朴、自然是中国其他摇滚歌手至今也未能比拟的。


1986年: 在北京举行的为纪念1986年的国际和平年的音乐会上,崔健穿了一身农装走上舞台,演唱了他的新作--《一无所有》。歌曲结束时,被震撼的观众起立鼓掌。不久,中国的青年人开始在校园的宿舍及咖啡馆中用吉他弹唱崔健的歌。


1987年: 崔健正式离开北京交响乐团,他开始为ADO工作。ADO是新兴的北京乐队,包括两名外国使馆雇员:匈牙利的贝司手巴拉什和马达加斯加的吉他手艾迪。这些外国音乐人为北京介绍了雷滚、布鲁斯和爵士乐。他们将有节奏的动感音乐带进崔健的音乐曲调。在ADO的帮助下,崔健发行了他自己认为是第一张的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这张专辑包括了崔健的成名作--《一无所有》。


1988年 崔健在国内建立起知名度的同时,也开始获得国外的关注。他在为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全球现场广播中演唱了《一无所有》。


1989年: 崔健前往英国伦敦参加在皇家阿尔伯特厅举办的亚洲流行音乐大奖赛,并前往法国巴黎参加"布尔日之春"艺术节。


1990年: 崔健开始着手他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在中国的巡回演出。演出装点了即将迎来亚运会的北京,观众很多。巡回演出中途被取消了,但崔健的出现仍点亮了中国大陆的摇滚乐坛。


1991年: 崔健发行了第二盘个人专辑《解决》,包括了他1989年前写的一些歌,继续试验着他的声音。崔健制作《解决》,用一支由北京成长起来的摇滚音乐人组成的新乐队,同时包括了住在北京的日本吉他手甘利匡辅。

1992年: 专辑《解决》当中的一首《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被制作成MTV,并得到国际MTV大奖,迅速在亚洲流行。同年,崔健第一次在东京演出。

1993年: 崔健和第六代导演张元合作拍摄了实验性影片《北京杂种》。影片中崔健试演同名的北京摇滚音乐人,他同时负责制作了影片的配乐。他还会同中国的摇滚乐队唐朝和眼镜蛇在德国和瑞士演出。


1994年: 崔健发行第三张专辑《红旗下的蛋》,其中萨克斯演奏者刘元、吉他手艾迪对此张专辑的制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张专辑突出了打击乐的三个声部,包含了传统中国打击乐和油桶。在日本,崔健为协作新专辑的发行,在4个城市巡回演出。演出在日本的媒体和观众当中引起巨大反响。同年,崔健在美国西雅图的Bumbershoot音乐节上演唱。


1995年: 崔健再次被邀请前往日本东京在著名的武道馆演出。秋季,崔健带着他的专辑《红旗下的蛋》到美国旧金山的Fort Mason Center、波士顿的Orpheum剧院和纽约的The Palladium、The Bottom Line和The Knitting Factory。此次巡回演出范围广泛并在许多媒体获得好评。例如: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纽约时报、乡村五音、旧金山时报、滚石、MTV、CBS、PBS、CNN。


1996年: 崔健和他的乐队参加了丹麦的Roskilde音乐节,并在国内和香港多次演出。


1997年: 发行单曲《超越那一天》和从前的歌曲的精选集。制作子曰乐队的第一个专辑。 在汉城再演出。

1998年: 崔健发行了第四张专辑《无能的力量》,这张专辑是前卫数码摇滚,和他从前的作品迥然不同。利用RAP音乐的语义上的密集,崔健描述出20世纪末中国变化的社会和经济情况。秋季,他在吉隆坡开演唱会。崔健在这一年中演出14场。


1999年: 第二次美国之行,崔健在西雅图的WOMAD节上,在洛杉矶的Mayan剧院,在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的Kresge讲堂中,在纽约的The Bowery Ballroom和中央公园的夏季舞台音乐节上,在达拉斯的South Fork Ranch和亚特兰大的城市舞台上演唱。同年,重新发行他的第一张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崔健在这一年共演出22场。

2000年:崔健在99年正式签约,这给艺术家以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已成为崔健整个艺术过程中一个重要事件。在艺术家与其经纪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崔健在上一年度的演艺推广,宣传策划,及其它艺术策划经营上共同开拓了一个新的局面。

在姜文执导并且拍摄的获国际大奖的电影《鬼子来了》中,崔健以独特的音乐表现技法完成了相关音乐部分的制作。这也是崔健尝试了新的艺术门类。

12月2日崔健接受了荷兰驻中国大使馆大使颁发的克劳斯亲王奖。该奖项一年颁发一次,其对象是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知识分子,崔健因其“音乐借鉴了中国传统诗歌的表现形式,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连,表达了中国对世界青年的心声”(评委会语)而获该项大奖。

摇滚音乐作为一种不断革新的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给其表现力注入了一种新的自由与张力,崔健在2001年2月将在香港现代艺术节上与香港现代歌舞团共同演出《给你一点颜色》。崔健言称:人生过程有三种状态,可用三种颜色来演绎,而这三种颜色又代表了目前乐坛的三种形式,即流行,摇滚,电子音乐。崔健在中国这一年共演出28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5 19: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1970年1月5日——马克斯·玻恩逝世,德国物理学家,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一、生平简介

玻恩,M.(Max Born 1882~1970)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1882年12月11日出生于普鲁士的布雷斯劳。1901年进入布雷斯劳大学,1905年前后到哥廷根大学听D.希耳伯特、H.闵可夫斯基等数学、物理学大师讲学,于1907年通过博士考试。1912年受聘为哥廷根大学无薪金讲师,同年与T.von卡门合作发表了《关于空间点阵的振动》的著名论文,从此开始了他以后几十年创立点阵理论的事业。

在先后任柏林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理论物理系主任之后,玻恩于1921年接替P.J.W.德拜成为哥廷根大学物理系主任。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掌权后,玻恩由于犹太血统关系被剥夺了教授职位和财产。他流亡到英国,在剑桥大学讲学一个时期后,于1936年接替C.G.达尔文任爱丁堡大学教授,1937年当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953年玻恩退休,回到哥廷根。1954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玻恩还是柏林、哥廷根、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等许多科学院的院士。

于1970年1月5日在哥廷根逝世,终年88岁。

二、科学成就

玻恩在物理学中的主要成就是创立矩阵力学和对波函数作出统计解释。

1920年以后,玻恩对原子结构和它的理论进行了长期而系统的研究。那时,卢瑟福-玻尔的原子模型和有关电子能级的假设遇到了许多困难。因此,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于1924年提出了物质波假设,认为电子等微观粒子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1887—1961)创立了波动力学。同时,玻恩和海森伯、约尔丹等人用矩阵这一数学工具,研究原子系统的规律,创立了矩阵力学,这个理论解决了旧量子论不能解决的有关原子理论的问题。后来证明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同一理论的不同形式,统称为量子力学。因此,玻恩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

为了描述原子系统的运动规律,薛定谔提出了波函数所遵循的运动方程——薛定谔方程。但是,波函数和各种物理现象的观察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没有解决。玻恩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波函数的物理意义作出了统计解释,即波函数的二次方代表粒子出现的几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统计解释可以知道,在量度某一个物理量的时候,虽然已知几个体系处在相同的状态,但是测量结果不都是一样的,而是有一个用波函数描述的统计分布。因为这一成就,玻恩荣获了195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外,玻恩对固体理论进行过比较系统的研究,1912年和冯·卡尔曼一起撰写了一篇有关晶体振动能谱的论文,他们的这项成果早于劳厄(1879—1960)用实验确定晶格结构的工作。1925年玻恩写了一本关于晶体理论的书,开创了一门新学科——晶格动力学。1954年他和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黄昆合著的《晶格动力学》一书,被国际学术界誉为有关理论的经典著作。他还研究了流体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等。1953年退休以后,玻恩还劲头十足地研究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

玻恩还和富兰克(1882—1964)一起把哥廷根建成很有名望的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当时,只有玻尔建立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中心可以和它匹敌。玻恩讲课很生动,浅入深出,教学很有成绩。他培养出的学生,后来有不少人成为有名的物理学家,如泡利、海森伯和我国的黄昆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5 19: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00年1月5日 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诞辰


荀慧生(1900~1968)
  男,我国伟大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旦角。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1925年起改名为荀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一生演出了三百多出戏,其中代表作为《元宵谜》、《玉堂春》、《棋盘山》等,是中国京剧荀派的创始人,与杨小楼、尚小云、潭小培一起称为“三小一白”。1919年同杨小楼赴沪演出,1927年和1931年两次当选“四大名旦”,有“无旦不荀”的美誉。
  1900年1月5日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现为阜成县)一个捻售线香的手工业之家。幼年家贫无以生计。1907年随父母到天津谋生,父亲将他与兄慧荣卖予小桃红梆子戏班学戏。不久其兄不堪忍受打骂私自逃走,只剩慧生,后被卖给花旦为私房徒弟,自此,荀慧生沦为家奴,吃尽苦头,但他仍以巨大的耐力与毅力坚持每天练功。夏天穿棉袄,冬天穿单衣,头顶大碗,足履冰水,点香火头练转眼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功练出了硬本领,唱、念、做、打无一不精。1909年,荀慧生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常在冀中、冀东一带农村市镇唱庙会和野台子戏。 1910年荀慧生随师进京,先后搭庆寿和、义顺和、鸿顺和、天庆和等梆子班。辛亥革命前期他去天津曾同革命戏剧家王钟声,同台演出《革命家庭》、《黑奴恨》等戏,后向陈桐云、李寿山、程继先学习京昆艺术,直到十七岁才独立成班。1918年与刘鸿升、侯喜瑞、梅兰芳、程继先开始合作,演出《胭脂虎》、《霓虹关》等戏,又同杨小楼、余叔岩、王凤卿、高庆奎、朱桂芳等合作,并拜王瑶卿门下学习正工青衣。同年杨小楼应上海天蟾舞台之邀和尚小云、谭小培合作演出,请荀慧生担任“刀马旦”,公演引起轰动,人称“三小一白”(即小楼、小云、小培和牡丹)。荀慧生的表演生动活泼,扮相俊俏,使上海观众耳目一新,被赞为“誉满春申”,后又与周信芳、冯子和、盖叫天、小达子等人合作,演出《赵五娘》、《劈山救母》、《九曲桥》、《杨乃武与小白菜》等戏,名震沪上。上海国画大师吴昌硕同知名人士严独鹤、舒舍予也为宣传和扩大荀慧生的艺术影响到处奔走。荀慧生喜欢作画,1924年正式拜吴昌硕为师,他又向齐白石、陈半丁、傅抱石、李苦禅、王雪涛等名师求教,丰富了他的艺术生活,提高了他的艺术素养。1927年北京报界举办京剧旦行评选,他与梅、尚、程一起被誉为“四大名旦”,这也标志着他艺术走向成熟,得到社会肯定,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剧本、唱腔、表演、念白、到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他演出的剧目有三百多出,主要包括《红娘》、《红楼二尤》、《杜十娘》、《荀灌娘》、《钗头凤》、《十三妹》、《玉堂春》、《金玉奴》、《得意缘》、《卓文君》等。在唱腔艺术方面荀慧生大胆破除传统局限,发挥个人嗓音特长,吸取昆、梆、汉、川等曲调旋律,大胆创新。这不是简单的一曲多用,而是从生活出发,从人物感情与心境出发,字正腔圆,腔随情出,令人着迷。他善于使用上滑下滑的装饰音,听来俏丽、轻盈、谐趣具有特殊的韵味。他还十分注重道白艺术,吐字清晰,声情并貌,他创造出融韵白、京白为一体的念白,韵调别致,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表演方面他强调“演人不演行”,不受行当限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突破,他塑造的许多少女、少妇的艺术形象,具有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娇雅妩媚、清秀俊美、风格各异。建国后,荀慧生遵照周总理签署的戏曲改革指示,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1952年获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老艺术家表演奖。他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荀慧生一生收徒之众,不计其数,他指导和亲自传授的后人、学生、徒弟有:吴纪敏、金淑华、李薇华、荀令莱、宋德珠、毛世来、童芷苓、李玉茹、李玉芝、吴素秋、赵燕侠、小王玉蓉、张正芳、尚明珠、厉慧敏、陆正梅、宋长荣、李妙春等等,还有许多人虽未拜师,但多得其亲授。
  荀慧生纪念馆奠基仪式2006年11月27日上午在河北省东光县普照公园举行。荀慧生先生的长孙、著名导演荀皓,著名表演艺术家章金莱(六小龄童),荀慧生先生关门弟子、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等,与当地官员一起出席了奠基仪式。
  诞辰:1900年1月5日,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初五日
  逝世:1968年12月26日,农历戊申年十一月初七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0: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99年1月5日,中国专司打击走私犯罪的执法队伍──海关缉私警察队伍在北京正式成立。缉私警察队伍实行由海关总署和公安部双重领导,以海关总署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同日,国家走私犯罪侦查局在北京成立。

  

评论:风雨十年反走私斗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0: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1957年1月5日
艾森豪威尔主义发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成为美苏争夺的重要对象。中东地区的老殖民主义者

英、法等国的力量此时已大大削弱,无法对付中东日益高涨的民族解放运

动。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之后,英、法被迫撤出部分地区,出现了所谓“政治

真空地带”。为了控制中东,美国决定乘虚而入。

1957年是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关于中东的特别咨文,并提交中东

决议案。这一决议的基本原则,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主要内容是:由国

会授权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中东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总统有权应这些国家的

请求提供武力援助,只要这些国家面临“国际共产主义控制的任何国家的武装侵

略”。艾森豪威尔主义是美国继杜鲁门主义后对中东地区的又一个侵略性纲领。

艾森豪威尔主义是美国继杜鲁门主义后对中东地区的又一个侵略性纲领。中东的现状由那时就已注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0: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14年1月5日
福特付给工人日薪5美元产量猛增




1月5日。亨利-福特今天宣布将付给工人们每天最低5美元,并分享前一年1000万美元的利润,使企业界大吃一惊。

这位汽车巨头还透露福特汽车公司要改变现在的两班倒,每班9小时的工作制度,而将实行昼夜工作,三班倒,每班8小时的工作制度。这将提供几千人以上的就业机会。

这项新计划的另一方面规定任何人都不会被解雇,除非证明他是不忠诚或是工作效率不高者。任何一个人如果在一个部门工作不好可以给予在工作另一部门好好工作的机会。

大约10%的工人,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不会得到任何红利。然而,所有的工人都会得到最低5美元的工资,甚至是扫地板的儿童。

这项惹人注目的行动将影响到26000名雇员,其中大约有5000名现在正在底特律工厂工作,而其他人在世界各地的福特分厂工作。

这个公司1914年的财务报表表明有3500多万美元资产和28万多美元的盈余。

在今天宣布新计划的时候,一位福特公司的代表说:“我们相信,社会公道在国内开始了。我们想让那些帮助我们产生这一伟大制度并正在帮助保持它的那些人和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成果。

评语:资本家也不是剥削成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0: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40年1月5日 日机轰炸滇越铁路。
滇越铁路也称昆河铁路,是云南省的第一条铁路,由法国政府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修建,全长854公里,其中云南境内有465公里。

再强悍的侵略者终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0: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日本日清食品创始人,方便面之父安藤百福逝世。

安藤百福(1910年3月5日—2007年1月6日),因心脏病逝世,享年96岁,台湾裔日本人,本名吴百福。日本日清食品株式会社创业者与社长、日本即食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安藤スポーツ・食文化振兴财团理事长、汉方医药研究振兴财团会长、世界拉面协会会长。1996年成为立命馆大学名誉博士。影响世界的方便面(又称速食面、即食面、公仔面、快熟面、泡面等)就是其发明,後来他又发明了杯面。


假若没有他,方便面会晚出很多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8: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1771年1月5日土尔扈特部万里回归
  

  明朝崇祯年间,漠西蒙古的一支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晖台吉(噶尔丹之父)相处不睦,便率部众离开了原来的牧地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一带)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北与沙皇俄国为邻。最初沙俄与它进行互市,后土尔扈特部势力渐渐衰落,常受到沙俄的控制和欺压。从顺治年间起,他们不断派人到北京“奉表人贡”。康熙年间,清朝也曾派图理琛等人前往伏尔加河下游去看望这些远在西方的同胞。
  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他们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举行反对沙俄的起义。
  1771年1月5日(清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渥巴锡率部众17万人踏上回归祖国之路,沿途战胜了追袭阻拦的沙俄军队,于6月胜利回到祖国,并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在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中坚有《土尔扈特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块石碑。
评论土尔扈特部进入祖国民族团结大家庭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8: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41年01月05日,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出生


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都文京区,他在四个兄弟中排名第二。幼年时[注 2]全家移居到枥木县在宇都宫市和鹿沼市。1947年开始在宇都宫室的一所小学就读,4年级时回到东京,就读于入杉并区大宫小学和永福小学[注 3]。1953年毕业,进入大宫中学读书,高中进入都立丰多摩高中,开始学习绘画。1958年因为东映动画《白蛇传》而开始对动画产生兴趣。1959年考入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系,主攻“日本产业论”。大学期间热衷于创作漫画,积累了数千张画稿。

大学毕业后,宫崎骏于1963年4月进入东映动画公司工作。成为动画师后第一次参与制作的动画是《汪汪忠臣藏》(制作人:白川大作)。1965年10月与同事太田朱美结婚,育有两子。长子宫崎吾朗,1967年1月出生,是吉卜力工作室在2006年7月公映的最新作品《地海传说》的导演;次子宫崎敬介,1969年4月出生,是木版画家。在东映期间参与了《狼少年肯》(东映首部动画连续剧)、《太阳王子》、《长靴里的猫》(制作人矢吹公郎,1969年公映)等动画,担任原画或场面设计。

1971年在完成《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后离开东映,与高畑勋、小田部羊一共同加入A-Pro工作组,但新企划《皮皮的长袜》最终夭折。准备期间,宫崎骏第一次出国到了瑞典采风。此后一直与高畑勋等人合作企划,完成了《鲁邦三世》《熊猫家族》《阿尔卑斯少女》《三千里寻母记》。

1979年,宫崎骏加入了东京电影新社,继续创作《鲁邦三世》系列[注 4]。1980年开始为东京电影新社的“电信”公司培训新人。1981年8月《Animage》杂志编辑了宫崎骏特集,宫崎骏也从此开始与德间书店正式合作。1982年2月《Animage》杂志连载《风之谷的娜乌西卡》,同期,他加入《大侦探福尔摩斯》的制片工作。11月,宫崎骏退出东京电影新社。

1984年4月,他与妻子创立了个人事务所“二马力”,多年好友兼伙伴的高畑勋也有个人的“畑”事务所;1985年中旬创立吉卜力工作室,拥有独立一组固定的高素质制作团队,制作了大量画功细腻、剧情寓意深远,配上音乐雄壮的作品。他的动画电影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以及反战和飞行的主题。跟他合作至今的有德间康快(已故)、高畑勋、铃木敏夫、久石让、近藤喜文(殁)、保田道世、贺川爱、高阪希太郎等人。

2001年10月1日,代表着他思想艺术的梦想国──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正式开幕;2003年4月10日美国《时代》杂志发表“亚洲英雄二十人”,他是其中之一(他是榜上有名的两位日本人其中一人,另一为著名棒球好手松井秀喜);曾于1999年表示将减少在动画制作上的心力,但《千与千寻》打破退休一说,由于不像以往投入全部心力,剧本渐渐的以改编居多。宫崎骏最新的一部作品《崖上的波妞》已于2008年夏季在日本首映。

宫崎骏在日本动画界占有超重量级的地位,在“傻呼噜同盟”所著的评论书《日本动画五天王》中,将他与富野由悠季、庵野秀明、押井守、大友克洋并称为日本动画五大天王。

评论:宫崎骏被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获奖无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8: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1月5日——秦孝仪去世,前台湾台北市国立故宫博物院馆长。(1921年出生)

  

秦孝仪(1921年2月11日-2007年1月5日),字心波。湖南省衡东县吴集镇桃岭村人。自24岁起受蒋中正重用,任中国国民党党中央党部议事秘书,将建国大印从中国大陆带往台湾。曾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待从秘书,并先后担任了蒋中正的副秘书长、党史会主委。蒋中正临终时负责起草遗嘱,此后为蒋经国、李登辉所敬重,曾任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达18年。退休后,任“广达文教基金会”名誉董事长。

秦孝仪自幼继承家学,上海法商学院法律系毕业后,赴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深造。长期在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工作。蒋中正去世前的13年间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亦曾任台湾大学教授。1983年起任故宫博物院院长,2000年以80岁高龄退休。秦孝仪由于晚年饱受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苦,故退休后长期接受治疗。2004年9月10日—10月3日,国父纪念馆为其举办了“笔力诗心——秦孝仪诗文书法文房展”,盛大展出83件书法、93件文玩等展品。

2006年10月初,登金门太武山。2007年1月5日午后因心肌梗塞复发休克昏迷,下午5时送达振兴医院急诊室时已无生命迹象,经抢救仍在晚间6时35分宣告不治,享寿87岁。

2007年1月18日举办秦孝仪告别式,丧礼依佛教仪式进行,灵柩覆盖中华民国国旗和中国国民党党旗,备极哀荣。


台湾三代领导人的大红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8: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1933年1月5日——金门大桥在旧金山湾开工。
  

金门大桥的北端连接北加利福尼亚,南端连接旧金山半岛。当船只驶进旧金山,从甲板上举目远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桥的巨形钢塔。钢塔耸立在大桥南北两侧,高342米,其中高出水面部分为227米,相当于一座70层高的建筑物。塔的顶端用两根直径各为92.7厘米、重2.45万吨的钢缆相连,钢缆中点下垂,几乎接近桥身,钢缆和桥身之间用一根根细钢绳连接起来。钢缆两端伸延到岸上锚定于岩石中。大桥桥体凭借桥两侧两根钢缆所产生的巨大拉力高悬在半空之中。钢塔之间的大桥跨度达1280米,为世界所建大桥中罕见的单孔长跨距大吊桥之一。从海面到桥中心部的高度约60米,又宽又高,所以即使涨潮时,大型船只也能畅通无阻。
  金门大桥包括从钢塔两端延伸出去的部分,全长达2000米,为此,又分别在两侧修建了两座辅助钢塔,使桥形更加壮观。大桥的桥面宽27.4米,有6条车行道和两条宽敞的人行道。大桥的设计者是工程师约瑟夫·斯特劳斯,人们为纪念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把他的全身铜像安放在桥畔。铜像形象生动,神情自若。金门大桥设计师
  金门大桥于1933年动工,1937年5月竣工,用了4年时间和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整个大桥造型宏伟壮观、朴素无华。桥身呈朱红色,横卧于碧海白浪之上,华灯初放,如巨龙凌空,使旧金山市的夜空景色更加壮丽。可是,由于一下雨,钢塔就会生锈,粉刷匠只能日复一日地刷上油漆。

大桥落成已经有71年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8: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国名:蒙古国(Mongolia)
  独立日:3月13日(1921年)
  国庆日:7月11日(1921年)
  宪法纪念日:1月13日(1992年)
  春节:蒙语称“白月”,日期与我国藏历新年相同,是蒙古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以前称为“牧民节”,只在牧区庆祝。1988年12月,蒙古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决定,春节为全民的节日。
  国庆节-那达慕:7月11日。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取得胜利,7月10日,在库伦(今乌兰巴托)成立君主立宪政府。蒙后定其次日为国庆日。1997年6月13日,蒙古国庆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蒙国庆易名为“国庆节-那达慕”。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者“娱乐”,原指蒙古民族历史悠久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现指一种按着古老的传统方式举行的集体娱乐活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1922年起,定期在每年的7月11日举行,成为蒙古国庆活动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由三个垂直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两边为红色,中间为蓝色。左边的红色长方形中有黄色的火、太阳、月亮、长方形、三角形和阴阳图案。旗面上的红色和蓝色是蒙古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红色象征快乐和胜利,蓝色象征忠于祖国,黄色是民族自由和独立的象征。火、太阳、月亮表示祝人民世代兴隆永生;三角形、长方形代表人民的智慧、正直和忠于职责;阴阳图案象征和谐与协作;两个垂直的长方形象征国家坚固的屏障。
  国徽: 呈圆形。圆面为蓝色,中间是一匹飞奔的骏马,马中间的图案与国旗上的相同,马之下是一个法轮。圆周由褐色和金黄色的花纹装饰,下方饰以白色的荷花花瓣,顶端是三颗宝石。
  国家政要:总统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Nambaryn Enkhbayar),2005年5月当选,6月就职;总理米耶贡布·恩赫包勒德(Miyeegombo Enkhbold),2006年1月出任政府总理。
  自然地理:蒙古领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地处蒙古高原。北与俄罗斯为邻,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有长达4670公里的边界线。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和平原,有一马平川的天然牧场,南部是戈壁沙漠。山地间多溪流、湖泊,主要河流为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尔浑河。境内有大小湖泊3000多个,总面积达1.5万余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冬季最低气温可至-40℃,夏季最高气温达35℃。
  人口:253.2万(2005年9月)。蒙古是一个地广人稀的草原之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人。人口以喀尔喀蒙古族为主,约占全国人口的80%,此外还有哈萨克族、杜尔伯特、巴雅特、布里亚特等15个少数民族等。过去大约40%的人口居住在乡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80%,其中生活在乌兰巴托的居民占全国居民总数的1/4。农业人口主要由饲养牲畜的游牧民组成。语言主要为喀尔喀蒙古语。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根据《国家与寺庙关系法》的规定,喇嘛教为国教。还有一些居民信奉土著黄教和伊斯兰教。
  首都:乌兰巴托(Ulan Bator)。常住人口94.2万 (2004年底)。平均气温为-2.9℃。
  行政区划: 除首都外,全国划有21个省:后杭爱省、巴彦乌勒盖省、巴彦洪格尔省、布尔干省、戈壁阿尔泰省、东戈壁省、东方省、中戈壁省、扎布汗省、前杭爱省、南戈壁省、苏赫巴托尔省、色楞格省、中央省、乌布苏省、科布多省、库苏古尔省、肯特省、鄂尔浑省、达尔汗乌勒省和戈壁苏木贝尔省。

从此以后,外蒙古就从中国消失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8: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年1月5日——中国革命音乐的先驱、杰出的人民音乐家、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吕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吕骥  1909年出生在湖南湘潭。
  1930年后曾三次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声乐、钢琴、作曲。在这期间又曾在上海、武汉从事左翼文艺(戏剧、音乐)活动。
  1931年加入“左联”。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组织“业余合唱团”及“歌曲研究会”等,积极推动上海的救亡歌咏活动。
  1937年在华北地区发动组织救亡歌咏活动。同年冬到延安。
  1938年参与筹建鲁迅艺术学院,并任其音乐系主任及教务主任。1939年到晋察冀根据地,筹建华北联合大学音乐系。
  1940年后返回延安,先后任鲁艺教务主任兼音乐系主任、副院长等职。
  1946年后任东北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鲁艺文工团、东北音工团团长。
  1949年后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一、二、三届主席和第四届名誉主席。
  1985年当选为国际音乐理事会名誉会员。
  2002年1月5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

我国音乐方面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8: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85年1月5日——北京中学生通讯社宣告成立。
  
1985年1月5日:中国历史博物馆礼堂激情鼎沸,一群活力四溢的年轻人在此宣读了《告全市同学书》----“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看前人没有看过的图景”,是他们发出的响当当的宣言。这一天,一个承载着希望与责任、充盈着青春与热血的中学生自己的通讯社----北京中学生通讯社正式成立了!
  学通社成立之初,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以及丰台、西城、东城、宣武、朝阳等区的校办企业公司还给予了经济上的资助,安岗、杜导正、王立行、许文、郭梅尼等新闻界的知名人士欣然担任了顾问。时过不久,北京市委宣传部正式下发文件,确认学通社是北京青年报社领导下的北京中学生课余新闻组织。
  时光匆匆而过。到1999年夏,学通社已经有了第17届的“学通社人”。一届又一届,学通社做了前人没有做过的事、看了前人没有看过的图景;在感受这个时代的同时,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他们的目光和脚步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
  1985年,《北京青年报》因创办学通社获得团中央颁发的“创新活动奖”,各省市纷纷效仿,一时间,学通社遍布全国。
  80年代,学通社的记者就以敢想敢闯闻名,凭着一张小小的记者证,采写过许多国际著名人物: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排联主席阿科斯塔;著名电影演员格利高里·派克、阿兰·德龙;法国哑剧大师布拉戴尔;荷兰鹿特丹大学教授都德等等。采写的国内各界高层或著名人士有:国家领导人万里、邓朴方;数学界泰斗华罗庚;地理学家牛文元;语言学家吕叔湘;作家刘白羽、王愿坚、肖复兴、郑万隆;作曲家谷建芬;主持人陈铎;演员李婉芬等等。
  进入90年代,学通社把目光和触角更深地投向宏大的社会背景层面,更多地采用集团作战、规模作战。他们走入京郊百姓的家庭,体会《人民心目中的邓小平》;他们《走进戒毒所》,采访深受毒害的同龄人;他们到长江三峡,采访工程总指挥、普通移民、工地建设者,感受《山之魂,水之魄》;他们体会到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的艰巨和痛苦,写出《我们是下岗职工的子女》;他们在知识经济到来的年代,三次采访九旬高龄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他们关注环保,考察京通大运河,发起《学通社出击水污染》的活动;他们走上抗洪一线餐风饮露,拍下珍贵历史镜头,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播出;他们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关注着同龄人道德素质的变化,全市各个分社大联手,《目击首都中学生》;他们学习做合格的消费者,《我和王海去打假》;他们主动扮演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写出一篇又一篇的《体味》…… 学通社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仅1998年夏,学通社参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第二起跑线》,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台《走向明天》等栏目或节目就有十几次之多。
  1986年,学通社曾在报上公开征集社徽,河南省金生同志一枚尚未完成的草图被选中,那是用“学通”的变形字母构成的小树造型,有“十年树人”的暗喻。90年代中期,学通社由《北京青年报》社《中学时事报》编辑部管理,除北京分社之外,又新建了天津分社和塘沽分社,每一届成员达五六百人之多。
  历年学通社记者“著书立说”的都大有人在:从80年代王晓在课余编写20万字的《中国历史地名小词典》、杨飞、杨遐姐妹的小说集《恰同学少年》到90年代李芳芳的《十七岁不哭》、张悦悦的《12岁,我到美国读中学》……都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张悦悦还把《12岁,我到美国读中学》一书的所有稿费捐赠给希望工程,此书在2000年6月又喜获再版。1999年,学通社同学的作品集《长大不容易》、《我们在关注》又已面世。
  1999岁末,学通社发出请大家“回家看看”的消息,连日来,“学通社人”的电话不断。不少“学通社人”表示:“学通社”对于他们已经不再是一个组织的名称,而是一段难忘的成长经历,它是“成长链”上关键的一环,穿起人生经历中种种让人兴奋让人痴迷让人回味无穷的记忆……

大大的提升了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8: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科学家开始绘制世界首例志愿者基因图谱
2008年01月05日

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李斌)继2007年10月完成“炎黄1号”计划、成功绘制全球首张黄种人基因图谱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5日在京宣布正式启动“炎黄99”计划,开始绘制全球首位匿名志愿者的基因图谱。

  据悉,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非专业人士的基因图谱,此前绘制的3张人类基因图谱都来自科学界的专业人士,如“DNA之父”詹姆斯·沃森。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物信息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炎黄计划”,是中、英两国科学家去年共同发起的全球范围的黄、白、黑三大种群比较基因组研究计划的亚洲部分,于去年6月在深圳开始实施。

  “炎黄计划”主要分为三步:去年10月完成的“炎黄1号”黄种人基因组序列图谱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炎黄99”计划,旨在进行99个人类个体基因组测序及多态性比较,构建黄种人的医学遗传多态性图谱,为此,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计划征集99位自愿基因捐赠人,以完成这一计划;第三步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疾病研究等医学和健康相关应用研究。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博士表示,中国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数据和参考样本,才能解决中国人特有的疾病遗传问题,进而实现疾病的预测、预防、预警和有效个体化诊疗,最终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匿名志愿者对“炎黄99”计划捐赠仪式同时在京举行。在抽取血液样本后,作为世界首位以捐资方式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的个人,这位匿名志愿者表示希望通过破译自己的生命密码,为医学和健康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据悉,这位志愿者还表示愿意尽最大的力量支持这项研究,其捐赠的经费除用于绘制个人基因序列图谱外,剩余部分将纳入“炎黄计划”项目基金。

  美国《科学》杂志去年12月公布了该刊评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进展,“人类基因组差异研究取得进展”名列第一。



点评:中国人在生物科学上面的深度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8: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尔总裁张瑞敏出生



 张瑞敏,男,汉族,1949年1月5日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高级经济师,199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中央候补委员。1984年,张瑞敏由青岛市原家电公司副经理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他确立了“名牌战略”,带领员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奇迹。24年来,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7年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
  在管理实践中,张瑞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创造了富有中国特色、充满竞争力的海尔文化。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到“人单合一”的发展模式,再到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 张瑞敏在企业管理上的不断创新赢得了世界管理界的高度评价。到目前为止先后有美国的哈佛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共做了十六个案例,涉及企业兼并、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特别是颇具权威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为海尔做的“市场链”案例已被纳入欧盟案例库。信息化时代,海尔开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着力打造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被管理界称为是“海尔的信息化革命”。
  1997年张瑞敏荣获《亚洲周刊》颁发的“1997年度企业家成就奖”;1999年,在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全球30位最具声望的企业家”中,张瑞敏排名第26位;2002年9月,张瑞敏荣获国际联合劝募协会设立的“全球杰出企业领袖奖”和“最佳捐赠者奖”,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2004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张瑞敏排名第6位,是入选的中国大陆企业家中排名最靠前的。2005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评出“全球50位最受尊敬的商业领袖”,张瑞敏荣居第26位,是唯一一位上榜的中国企业家。
  他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2001年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张瑞敏的目标是使海尔成为世界名牌。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按销售额统计,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排名第四,按品牌销量统计,海尔已跃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张瑞敏和他的同事们已经把一个集体企业变成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并且他们正在通过流程机制的建立和卓越商业模式的打造,创造和满足全球用户需求,使中国在世界市场舞台上有了真正优良的企业形象。他们会以持续的创新丰富这种形象,为振兴民族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评论:优秀的现代民族企业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6 22:45 , Processed in 0.55261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