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96|回复: 0

[【文史类原创】] 当陈独秀遇上准老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30 11: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首发]

   名人研究者中常有其老乡或准老乡,这无可厚非。名人老乡可是一大宝贵资源,不懂得利用才是傻瓜。不过,有些老乡或准老乡做人太不地道了,其言其行真真是吓死人,实在是给名人抹黑。《中国翻译》2007年第4期上刊登了韩虎林先生《陈独秀的译事活动和译学见解》(以后简称《韩文》)一文。笔者对陈独秀先生了解甚少,此前对其生平活动也从未进行过研究,阅读此文只是因为对翻译家研究感兴趣而已,对于该文本无资格评论。但是,笔者阅毕之后,出于习惯,偶尔翻阅了韩虎林先生所列举的几本参考文献,真是不查不知道,查了吓一跳。 下面仅举两例:
  1.《韩文》写道:“1908年陈独秀翻译了英国大诗人拜伦的《留别雅典女郎四章》,署名‘盛唐山民’,收入由苏曼殊所译在东京出版的《拜伦诗选》。”而且韩虎林先生在注释中指出,他的这一论述源自“安庆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编《陈独秀诗存》第167-170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然笔者查阅发现,韩先生所说的这本书第167-170页收录的却是陈独秀所译的“达噶尔”(即泰戈尔)的四首《赞歌》,并附英文原文与相关注释,而英文原文与注释实际上到第173页才结束。再查该书目录,笔者得知书中确实收录了《留别雅典女郎四章》,但页码实为第163-166页,与韩虎林先生的注释大相径庭。笔者也曾想过,或许韩虎林先生看的是另一版本的《陈独秀诗存》,其页码分布与第一版略有出入。但笔者查知,虽然安徽教育出版社确实于2006年3月出版了《陈独秀诗存》(第二版),同样由安庆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编,但在《陈独秀诗存》(第二版)中,《留别雅典女郎四章》所处页码则是157-160页。
  2.《韩文》称:“1917年8月1日的《新青年》第三卷第六号和紧接着的第三卷第七号上,连载了陈独秀翻译的赫克尔的《世界之谜》的第二十章,标题为‘科学与基督教’。”但据笔者所知,《青年杂志》及改名后的《新青年》开始都是一卷六期,1923年6月后才改为季刊,出四期后休刊;1925年复刊后又改为不定期出版,出完五期之后于1926年7月停刊。而且,《新青年》在1917年8月出完第三卷第六期之后因故停止出版,到了1918年1月才复刊,继续出版第四卷。由此可见,韩虎林先生的表述根本就是错误的,陈独秀所译的《科学与基督教》一文根本就不可能刊载在所谓的《新青年》“第三卷第七号”上。那么这篇译文究竟刊登在《新青年》哪几期上呢?笔者查阅旧刊,发现《科学与基督教》是连载在《新青年》第三卷第六号与第四卷第一号上,署名就是“陈独秀”。
    《陈独秀的译事活动和译学见解》作者韩虎林为安徽潜山人,故称其为陈独秀之准老乡,其余信息各位读者尽可自己搜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6 15:20 , Processed in 0.31837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