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01|回复: 3

[【讨论】] 讨论  濒临灭绝物种之——滇金丝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9 09: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每年有3万物种灭绝。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这也许意味着许多年以后,在地球上我们再也见不到它们美丽的身影,穿山甲,藏羚羊,华南虎,金丝猴……它们都将离我们而去;留下给我们的,只是相片上它们美丽的身影,和我们自己的追悔莫及!我们不要惊叹这个数字,而应该关注我们自己现在能够做些什么,为这些动物做些什么;保护动物,也有我们自己的一份责任。

  一株植物枯萎,一只动物死亡,有时并不仅仅意味着单个生命有机体的消失,也许凑巧是整个此类物种的灭绝。1987年6月6日,最后一只黑海雀死去后,这种南美洲特有的雀科鸣鸟就此灭绝——在地球上永远永远地消失了。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生物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而其中有一些物种已灭绝。

  比如说渡渡鸟。渡渡鸟生活在印度洋的岛国毛里求斯。它们不会飞,因此它们把卵产在地上。当在16世纪,有人带了一些猪来到岛上生活,结果猪在岛上大量繁殖,并且吞食了渡渡鸟的卵。到了1681年,渡渡鸟便在地球上消失了。
  从1600年~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从1800年~1950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了78种。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冰岛大海雀、北美旅鸽、南非斑驴、印尼巴厘虎、澳洲袋狼、直隶猕猴、高鼻羚羊、台湾云豹、麋鹿等物种已不复存在。




  我下面要着重介绍的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奇—滇金丝猴



  学 名:Rhinopithecus bieti
  英文名:Yunnan sunb-nose monkey ;Black Snub-nose monkey
  别 名:黑金丝猴、黑仰鼻猴、雪猴、花猴、大青猴、白猴、飞猴,藏语中称其为“知解”,傈僳族语称为“扎密普扎”,白族称为“摆药”(按:白文baip hhod,白猴之意)。

  分类位置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 仰鼻猴属 Rhinopithecus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生效年代: 1996

  种群现状
  据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调查报道(李致祥等,1979年;马世来等,1984-1985年;杨德华等,1981年;白寿昌,1988年;王应祥等,1985-1988年),滇金丝猴仅分布于滇西北,北起西藏芒康,南至云南云龙一个狭窄的高山深谷地带,猴群数量较少,一般仅20-60只,很少超过100只大群,估计种群总数在云南难以逾越1,000只(白寿昌,1988年);西藏芒康约1,000只(尹秉高、刘务林,1993年)。

  致危因素
  主要是滥猎供作毛皮用。据在云南德钦县霞若区调查。70年代该区滇金丝猴估计不下1000只,但1971-1981年猎杀统计数达430多只,到现在仅剩下200余只(白寿昌,1987年)。1978-1981年上半年,仅白马雪山东坡一小区域,三年半时间共枪杀139只,其他产滇金丝猴的地区,其情况也大同小异(木文伟等,1982年)。同时还由于森林不断采伐、毁林开荒以及放牧,严重地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而导致社群分割,一些小的社群最后遭到蚕食绝灭。


  滇丝猴被人类正式命名和科学记载已经整整有一百年的历史。法国动物学家米尔恩·爱德华(Milne-Edwards)1897年对这一物种给出了完整的科学描述,并正式按照林奈创立的双名命名法,定名为:Rhinopithecusbieti。从此,这一物种便在地球上的物种库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绝大多数现生灵长类都生活在被人们称为动植物王国的热带雨林之中。那里气候温暖、食物丰富, 大自然为它们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环境。因此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专家学者,一提到灵长类,总是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四季常绿的热带雨林上。可是,在我国滇藏交界处的雪山峻岭之颠的高寒森林中,却生活着一种罕为人知的珍稀灵长类。这就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奇—滇金丝猴。

   它们具有一张最像人的脸,面宠白里透红,再配上它那令当代妇女追求的美丽红唇, 堪称世间最美的动物之一。此外,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猴子,体重可达三十来公斤,且生态行为极为特殊,终年生活在冰川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带之中,哪怕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也不下到较低海拔地带以逃避极度寒冷和食物短缺等恶劣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作物也总是“秋毫无犯”,因而是灵长类中最有趣的物种之一。

   在动物系统分类上,它隶属于灵长目、猴科、金丝猴属。该属是现生灵长类中极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类群。它在系统发育上处于旧大陆猴与猿之间的特殊分类地位。故金丝猴研究对于人们认识和了解人类自身的进化历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而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金丝猴属中的四个物种(包括:川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都已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色名单之中。其中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都是当今世界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物种之一。这四种金丝猴当中除越南金丝猴仅分布在越南北部外, 其余三种均为我国大陆特有分布种。因此,均应视为中国的“国宝”。

   有关滇金丝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1871年,一个名叫大卫的法国人根据传闻报道了这种当时尚未科学命名的动物的存在。1890年冬季,两名法国人即索利和彼尔特在德钦县境内组织当地猎人捕获七只年龄性别不同的滇金丝猴,将其头骨和皮张送到巴黎博物馆。法国动物学家米尔恩-爱德华于1897和1898年两次对这一物种给出其科学描述,并正式命名。但从那以后,这一神秘的动物查无音信,人们还以为它早已绝灭了呢!

   我国科学家对滇金丝猴的研究是1960年以后开始的,当时在云南德钦县收集到8张滇金丝猴皮才证实了它的存在。但真正对它的实地科学考察则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次才首次获得三个完整的标本,从而揭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

   从那以后,滇金丝猴保护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于1983年建立了第一个滇金丝猴保护区—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而拉开了对这一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行动序幕。近来又先后成立了西藏红拉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南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这些行动极大地推动了滇金丝猴的保护,再加上近二十年来我国科学家前赴后继的科研努力及各种媒体的宣传报道,其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得到了世人的认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它成为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吉祥物之后,滇金丝猴的知名度急剧上升。现在,中国政府已经把“金丝猴保护工程”列入其十五个野生动植物专项保护工程之一。



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人人都有一份责任。

不要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遗憾,到时再说:“如果上天再给我重来一次的话,我绝对不会破坏环境!”————为时已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ualinbao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7-30 09: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ualinbao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7-30 09: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是一些好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19: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滇金丝猴的保护,算是我们对濒危物种保护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
    从滇金丝猴的生态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三江并流区的云岭山脉等地,终年生活在海拔比较高的冰川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带之中,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3群,数量为300多只;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6群,数量为1000只左右;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内有3群,数量为150只左右;云南省玉龙、兰坪和剑川三县交界之处有2群,数量为200只左右;云南德钦县还有一群,数量为80只左右,其中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位于“三江并流”腹地和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域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中国现有面积最大的以保护滇金丝猴及其生存环境为目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们国家很多专家对该物种给予很大的努力,也通过与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才有今天滇金丝猴种群出现恢复性增长的良好局面。昆明动物所自上世纪80年代起,采用多学科和现代生物学研究技术,对滇金丝猴的资源状况、区系分类、系统演化、遗传进化、繁殖生物学、行为生态学、分子遗传进化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并首次引进滇金丝猴的种源进行人工饲养,开展迁地保护研究,成功建立了一整套驯养、管理、繁殖和疾病防治的科学方法体系,并于2007年5月25日成功繁殖第一头子二代滇金丝猴,2008年2月24又成功繁殖出一头子二代滇金丝猴。云南省于今年已经启动建设中国首个滇金丝猴国际研究中心, 相信通过对滇金丝猴生态环境的深入研究,将为保护滇金丝猴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研究平台,同时对以后国家在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路上,会有更多的技术积累。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可喜的数据,目前,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数量已从1983年的500多只上升到2008年统计的1300只左右。但是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近年来盗猎活动又开始抬头,摆在我们面前的反盗猎活动依然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7 06:35 , Processed in 0.46324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