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指舞如歌

[【其它原创】] 科学预言与非科学预言(原创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0 12: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8楼yu_xin51于2009-01-20 12:14发表的 :

你可以质疑他的结论的正确性,这是你的权利。
但你不应该因为他提出了自己的结论而质问他,你没这个权利。
说别人,没看清帖子,你为何不看看我的质疑
我质疑不是他可不可以下结论,而是他的结论的具体内容。
你动肝火,至少要看清内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12: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对一些专业的东西提出异议在学术上是允许的。至于提出来的观点被认可的程度如何,是需要思考和推证的,有个过程。期间的探讨与争论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学术上的争论与分歧应在学术范围内解决,千万不能大动肝火,引起很多不快,太极兄啊,goto 从№1到№11,你这倔脾气还是没改啊。兔教授的话是有道理的,冷静想想吧,火气一上来记得多练练太极推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12: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0楼goto11于2009-01-20 12:16发表的 :

说别人,没看清帖子,你为何不看看我的质疑
我质疑不是他可不可以下结论,而是他的结论的具体内容。
你动肝火,至少要看清内容吧
说实话,你的质疑我看不大懂,你的很多话我都没看懂。
按我个人理解,民科得不到承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方法乃至语言都与主流科学格格不入。
就如同你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却又不肯按照主流汉语的表述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一样,教我如何读懂你?
像我这种庸俗八卦的人,肝火是没有的,呵呵。

我去吃饭了,失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12: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yu_xin51于2009-01-20 12:24发表的 :

说实话,你的质疑我看不大懂,你的很多话我都没看懂。
按我个人理解,民科得不到承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方法乃至语言都与主流科学格格不入。
就如同你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却又不肯按照主流汉语的表述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一样,教我如何读懂你?
.......
开始转移话题了。”第二要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看不懂别人的话,就再看一遍,实在不懂,就老老实实听别人讲“ 这里不提这理解能力这点了。不给我定个“但你不应该因为他提出了自己的结论而质问他,你没这个权利。”罪名了。理解能力转变很快。

你说得那段是什么,因为楼主有权写结论。别人就不应该质问他,我据此回复你,就是吃错药,犯了一,二,三条罪名,这就是你的就事论事
就如同你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却又不肯按照主流汉语的表述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一样,教我如何读懂你?,.......


这个比喻有趣,借民科,说我不是主流表达语言方式,不算就事论事吧
1 表明观点,民科问题,在于表达方式,
2表明你看不懂我的文章,因此说明我表达方式不主流,凸现你鉴定者身份
3 对了,我肯不肯,和我按不按照,你如何知道,大师教教我们这些你眼中这些“非主流表达方式者”。

大师这个不符合你就事论事的观点。至少要前后呼应吧,

对了,那些看懂我文章的人,是不是和我有一样,属于你眼中“那些非主流汉语表达者”
说实话,你的质疑我看不大懂,你的很多话我都没看懂。
?.......
教我如何读懂你?.......

大师,实话实说,你这话,这标准,我看不懂啊,再看一遍,也没看懂,实在不懂
按照你的方法,“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看不懂别人的话,就再看一遍,实在不懂,就老老实实听别人讲”。可是,你看不懂我的文章,应该说明你不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应该老老实实听我讲,但是你得出结论却是,“我不是主流方式表达者“。这明明前后矛盾,出尔反尔,这个可不好,不符合你主流表达方式鉴定者身份,别光说不练。教我这你眼中“非主流汉语语言表达者”“如何读懂你”?
像我这种庸俗八卦的人,肝火是没有的,呵呵。
.......

我是“非主流语言表达者”,属于“庸俗八卦:没有肝火,你可是“主流汉语表达方式鉴定者”,会有肝火的,要吃药的。

千万别去小饭店,大排档吃,那可是非主流饮食,只有大饭店才符合你的身份,否则,叫你如何吃得下呢



  你“吃错药贴”第一标准,是“就事论事”,可那“吃错贴”本身好像就不是“就事论事”吧,那帖子本身,说明你是吃正确药,还是吃错药呢,还是你自己决定吃什么药吧

  最后说一句,你这里回复帖子,是文不对贴吧,按照你的观点,这贴不符合你那个”吃错药‘的第一标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12: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1楼hanvool于2009-01-20 12:22发表的 :
首先,对一些专业的东西提出异议在学术上是允许的。至于提出来的观点被认可的程度如何,是需要思考和推证的,有个过程。期间的探讨与争论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学术上的争论与分歧应在学术范围内解决,千万不能大动肝火,引起很多不快,太极兄啊,goto 从№1到№11,你这倔脾气还是没改啊。兔教授的话是有道理的,冷静想想吧,火气一上来记得多练练太极推手啊~!
这段也是我质疑楼主,楼主如果只谈地震话,那没话说,可他其中几段谈得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0 14: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回头说主贴吧。主贴也并不是没有硬伤。
  1.对预言三。主贴在没有求证到是否是耿庆国作出的情况下,就做出了“根据现有信息,有理由认为预言三是事后炮制的。”这样的推论。似乎是够不严谨的。
  2.主贴漏了一些资料。比如这个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 ... uake-predicted.html和这个http://www.agu.org/pubs/crossref/2007/2006TC001987.shtml
   还有一些重要部门事先接到通知的新闻随后被删,令人真假莫辨。在缺少信息自由的情况下,去作判断,我觉得是很冒险的事。
  3.关于耿庆国的方法。就主贴关于旱震关系的推论,也是不完善的。
   其一,震前有旱,这种现象被作为一种可能的规律研究时,任务应该是研究是旱再加上什么其他征兆才有震,而不是单独研究旱震关系。因为学过中学地理的都知道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决定性影响,有旱必有震在科学常识里就不成立。主贴以此为据作批评,玩笑开大了。
   其二,主贴以耿庆国2004年文章的事实取据来暗示1984的文章的事实取据,不但期间相隔20年,而且时序颠倒,无法构成个人习惯的因果链。是无效的。《旱震关系与大地震中期预报》一文数据限于“华北及渤海地区”,更大的可能是作者的资料来源有限。因为那是1984年,那时国内连PC都没有,更别提互联网。搜集资料全凭手工,困难是现在难以想象的。从范围来说,就“华北及渤海地区”这样大的地区探索中期预报的规律,无可厚非。 我不清楚地震中期预报是否是一个科学的领域,也不清楚中期预报是否包含“一到三年”的时段,如果是,那么主贴指“一到三年”是取巧,应该就是否定中期预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果“一到三年”短于中期预报的最大值,并能证之于更多事实,在已知资料中有可以置信的概率。那么,耿庆国的文章就是有价值的。
   主贴要证伪耿庆国的观点,需要拿出陆地地震前一到三年的气候统计,范围不应小于“华北及渤海地区”。这样的反驳才有效。同样,耿庆国要增强论点的说服力,所要做的也是提供更大范围的统计数字,更重要的是,对地震之旱与非震之旱的区别,拿出可实证的预言来。
   旱震关系主要涉及的是经验规律。至于其他什么假设,对不对都无关宏旨。经验需要以经验来推翻。主帖做了不是出于经验的经验批评。同样是过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15: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被禁言了,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19: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5楼一问于2009-01-30 14:53发表的 :
   还是回头说主贴吧。主贴也并不是没有硬伤。
  1.对预言三。主贴在没有求证到是否是耿庆国作出的情况下,就做出了“根据现有信息,有理由认为预言三是事后炮制的。”这样的推论。似乎是够不严谨的。
  2.主贴漏了一些资料。比如这个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 ... uake-predicted.html和这个http://www.agu.org/pubs/crossref/2007/2006TC001987.shtml
   还有一些重要部门事先接到通知的新闻随后被删,令人真假莫辨。在缺少信息自由的情况下,去作判断,我觉得是很冒险的事。
  3.关于耿庆国的方法。就主贴关于旱震关系的推论,也是不完善的。
.......

一问兄,这些天我的ID被封,迟复,见谅。
关于三点“硬伤”,一一回应。
1、“在没有求证到是否是耿庆国作出的情况下,就做出了‘根据现有信息,有理由认为预言三是事后炮制的’这样的推论。”
  我通过CNKI搜索耿庆国,研究了所有可以找到的他的论文。我自信已经了解他的研究水平和方法。以他的研究水平和方法,不可能得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地震预警。通过这些论文判断,耿庆国不是一个严谨的学者。
2、关于“主贴漏了一些资料”。
  一问兄提供了两个链接。后者是一则语焉不详的新闻,不足为据;前者是一篇论文的摘要。我没有读这篇论文的全文,但是通过摘要足以看出,这篇论文只能做出宏观的大范围的长期预测。
3、关于“就主贴关于旱震关系的推论,也是不完善的”。
  一问兄何不研读一下耿庆国的原文?如果一问兄研究了耿庆国的数据处理表,就会发现他与龙晓霞何其相似。

  汶川地震以后,很多人接受了这样一种说法:中国在地震预测研究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非常理解这种说法何以流行,我甚至真诚地希望这种说法是真实的。但事实总是比善良的希望冷酷。事实是:中国是一个科学小国,而地震预测属于最困难的科学难题。面对这一事实,我们如何可以相信中国在地震预测研究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而且这种领先水平竟然是一群民间科学家利用土仪器、土方法缔造的?
  针对官方瞒报地震预警的种种猜疑,反映中国社会深刻的信任危机——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了民科与官科之争。相信地震预言为“表”,政府阴谋论为“里”,社会整体离心离德为“本”,看透了这重“表—里—本”关系,才刚刚看到问题的全景。
  这种民间地震研究何以如此昌盛?深入研究这段不算久远的历史(我不敢称之为“科学史”),这一切的根源竟然不过是周-恩-来的头脑一热。在文革结束以前,中国的防震方针是“群策群防”,官方研究与民科研究几乎没有差别,基本原则是宁愿假报,绝不漏报。在文革结束以后,官方终于意识到地震预测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危害和损失,果断退场,于是地震预测成为民科的表演舞台。回顾这段历史,令人唏嘘感慨。一个对科学完全外行的政治领袖一时兴起的只言片语,竟然余震至今——中华民族的苦难真的远非一场地震可以比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23: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7楼指舞如歌于2009-02-03 19:32发表的 :


一问兄,这些天我的ID被封,迟复,见谅。
关于三点“硬伤”,一一回应。
1、“在没有求证到是否是耿庆国作出的情况下,就做出了‘根据现有信息,有理由认为预言三是事后炮制的’这样的推论。”
.......
说实话,你这文章缺乏的是严谨的科学态度,更多的是广泛的文字游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00: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卦一下,后来发生在唐山的大地震其实在尼泊尔是有预报的,当地还作了相应的处理,通过万能的祭祀活动,成功地把灾难转向了别处。可惜咱们那时候破四旧太过彻底,就算是出过战胜琉球国师的人的山东也没有足够的人手来跟尼泊尔人斗法了(也可能是他们听过那段相声知道山东有能人,就把准星往北调了几百公里)。这次汶川的事还没有相关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09: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9楼parivraj于2009-02-04 00:16发表的 :
八卦一下,后来发生在唐山的大地震其实在尼泊尔是有预报的,当地还作了相应的处理,通过万能的祭祀活动,成功地把灾难转向了别处。可惜咱们那时候破四旧太过彻底,就算是出过战胜琉球国师的人的山东也没有足够的人手来跟尼泊尔人斗法了(也可能是他们听过那段相声知道山东有能人,就把准星往北调了几百公里)。这次汶川的事还没有相关报道。

补充一下:这种技术源自中国,在春秋时期传入尼泊尔,在隋初辗转由印度传回中国。千年以后,这种技术由L大师继承并发扬光大,主要功用是延迟地球被毁灭的时间。
然而,关于这种技术的发源地,并非没有争议。高丽大学人类学家在这种技术的基本符号中发现了古朝鲜语的发音特征,故断定这种技术有更早的源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2: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3楼goto11于2009-01-20 12:32发表的 :


我是“非主流语言表达者”,属于“庸俗八卦:没有肝火,你可是“主流汉语表达方式鉴定者”,会有肝火的,要吃药的。

千万别去小饭店,大排档吃,那可是非主流饮食,只有大饭店才符合你的身份,否则,叫你如何吃得下呢
.......
你曲解我的意思了,你的执著我领教了,我不想再奉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2: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1楼yu_xin51于2009-02-04 12:03发表的 :

你曲解我的意思了,你的执著我领教了,我不想再奉陪了。
对,凡是错的,都是我的,
凡是对的,都是你的,
你认为我不能理解别人文章,说明我水平不够,因此要一遍遍看,因此不能提出疑问
你认为你不能理解我的文章,也说明我水平不够,因此你不需要一遍遍看,可以提出疑问,同时说明我是非主流中文语言方式,这样“宽以待己,严以律人”态度,真是大师风范



看看这贴子里面,你除了把人定位非主流中文方式,还有就是吃错药,指责对方理解能力不够,有几个帖子,是就事论事。
你对于把别人定位于“非主流语言方式”真是很执着。

大师,别走了,别说曲解,给我讲讲你的不曲解的理解能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3: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cnc.readfree.net:81/bbs/read.php?tid=4698169
引用第0楼lr6600于2009-02-04 12:25发表的 汶川地震现场预报工作组被中国地震局评为“2008年度地震监测预报优秀集体” :
2009年1月5日,在中国地震局下发的《关于表彰2008年度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先进单位、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中,四川省地震局作为汶川地震现场预报工作组成员被评为“2008年度地震监测预报优秀集体”,四川省地震局监测研究所苏金蓉同志、凉山州防震减灾局戴放同志被评为“2008年度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http://www.eqsc.gov.cn/manage/ht ... /1231903465225.html
看到这个真的是无语了,我不明白什么叫现场预报,推荐给大家,有明白的给扫盲一下

  

看看楼主的文章再看看上面的文章,相信各位自有曲直。

人生短暂,有很多事情从表面分不清谁是谁非,自己用心去体会才是最重要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8: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其实我觉得应该发动人多研究下穿墙术隐身术之类的东西,一方面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比如说会穿墙的急救员显然就可以比不会穿墙的急救员在抗震救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的局限,体制内的科学家无法以这类项目申请国家基金的资助,这才更显得民间力量的可贵——不过这样似乎进cnki的机会也就少了吧,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核心期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6 23: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指舞如歌兄,我认为你没有正面回答我的疑问。我质疑的核心,是典型的就据论据,并不涉及主贴文字之外的资料。
    与所提供的链接相关联的,是两篇严格意义上的研究论文,只是为了证明主贴进行判断的依据有欠缺。
    不信任其实更多的来自于信息的不自由和公共部门的失职。地震当时我们这里也有轻微感觉,人晕晕乎乎,正在猫眼乱逛,顺着链接,是亲眼看到阿坝地震局5.9的辟谣新闻的。此后,有过看甘南5级震新闻和辟谣贴同页的奇遇,还看过香港电视台对居民的采访,说震前既无相关知识宣传也无相关演习。我想这些足以说明问题了。

    说到民科,也可交换一下看法。
    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只在于实证二字。费耶阿本德研究科学发展史中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之后说科学方法是”什么都行“,他举的都是事实,是在叫人无法可说。这个什么都行的研究,我理解是对经验规律的,前提是只要能准确预见,也就是能实证。 至于怎么解释才符合事实的内在机理和结构,那是科学理论的事。
   前贴我已经说了,耿庆国研究的核心是经验规律,属于什么都行的领域。所以,我认为你”这种领先水平竟然是一群民间科学家利用土仪器、土方法缔造的?“的看法,是有些不妥的。
   回到地震的事,我看到的消息是,震前阿坝已经有很多异常情况,才会有那个不幸成为事实的谣言。仅就这点看,你认为”土仪器、土方法“一点用都没有,也应该可以商量。
   另外,那个什么天灾预测委员会里的人,似乎也不是你所说的纯粹民科,比如黄相宁,据说还是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员。
   对于很专业的问题,除了能做出合乎逻辑的理解,要深入下去是万万不敢的。我觉得指舞如歌兄的整个逻辑链无法令人信服,是以指出。倘若兄尚有更有说服力的论据在手,以致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那我就不得而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7 00: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自然、工程等领域的领先水平出自于土仪器、方法,人类这二千来年是不是白过了?或者说至少最近百把年白混了。

我不懂哲学,但我知道真正的哲学家必然饱览群书。

我不懂数学,但我知道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不是看题那么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7 05: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不是万能的...仅此一句话送给某些终生相信科学万能的人
对牛顿来说,狭义相对论不是科学,因为他根本没办法去证明,同理,三体问题对古代人也是不可解的
因为他们没有巨大的数据处理装置,但是,这并不代表说反映这些科学理论本身的事物在当时不存在
,应用是超前于理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7 12: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事归一事,不能把一件小事放大到所有事物上面去,否则这只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已。而不是科学严谨的态度
不管科学或者不科学,只能是针对一件事而论。

把地震或者凭借实际证据的研究,以哲学方法研究,出来更多可能是两不相干的东西。

即使凭借土仪器,研究出什么成果,也不能证明人类白话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科学信任是实证,而不是出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8 00: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否知道耿庆国《中国旱震关系研究》中“旱震”的“旱”是怎么定义的??.................它可不等同于旱庄稼的“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7 13:40 , Processed in 0.40459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