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502|回复: 60

[【图书推荐】] 30年30本书,你读过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5 15: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在网上和读者上都看到了这个30年30本书的评选,现在想知道,大家对这30本书,那些读过的,读过的,自己又有哪些看法。

我先贴网上的简介,然后再介绍我读过的书,欢迎大家讨论

一年一度的深圳读书月已是深圳人阅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年的读书月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读书月组委会推出了“阅读中国30年”系列活动,其中“30年30本书”文史类读物评选和“2008年度十大好书”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本届读书月由深圳报业集团主办、深圳商报承办。

  改革开放30年来对中国人心灵影响最大的文史读物是哪30本?“30年30本书”评选自2008年9月10日启动,经过一个月的公众自由推荐、一个月的网络票选及手机短信投票,从30年来的出版物中筛选出了100本候选书目,最终呈交给来自全国的著名专家组成的终审评委团与来自全国16家知名媒体读书版编辑组成的复审评委团进行评选。

  本报记者作为复审评委,目睹了“30年30本书”的复选过程。得出一个结论,评委们更注重自己的品位而不愿屈就大众口味。复选的21张选票里,易中天的《品三国》只拿了3票,《于丹心得》仅得2票,而惟一的网络小说代表作《第一次亲密接触》更是以1票垫底。

  本届评选终审评委团由谢冕、南方朔、梁小民、陈子善、李景端、张冠生、止庵、江晓原、刘苏里、马家辉等来自中国内地、香港与台湾的读书界专家组成,“30年30本书”终审结果已于12月5日盛大公布。(方绪晓)
http://tieba.baidu.com/f?kz=567981172

1.《万历十五年》 (美)黄仁宇 著 中华书局 1982年版

入选理由:这本小册子是如此的好读,皆因它颠覆了我们对于历史的惯常写法。从此以后,出现了很多模仿这本书的人。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很多新出的历史读物中发现它的影子。

2.《第三帝国的兴亡》 (美)威廉·夏伊勒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79年版

入选理由:在那个年代,这本书突然呈现出了一段新鲜而难忘的历史,它所引起的我们的伤痛,至今难以平息。难得的是,译笔很好。

3.《傅雷家书》傅雷 著 三联书店 1981年版

入选理由:没有一本家书像这本书那样,影响了几代人;尤其在八十年代,这本书产生的影响,是当初写家书的人完全想不到的。写家书的人的遭遇加深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认识。

4.《第三次浪潮》(美)阿尔温·托夫勒 著 三联书店 1984年版

入选理由:托夫勒带给我们的震撼,不仅是他在20多年前预见到现在大都已经实现,而是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的时代,他的思考给予了我们思想解放的方法,释放了几代人的想象力。

5.《宽容》房龙著 三联书店 1985年版

入选理由:是房龙告诉我们,不要对思想上的千姿百态感到心慌气短,因为大自然从来都不主张整齐划一———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要倡导宽容的真谛。

6.《释梦》(奥)弗洛伊德 著 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入选理由:看似虚无缥缈的梦幻,其实有着深沉的心理动机。弗洛伊德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相:人们的意识只是冰山之一角,潜意识才是整个冰山。

7.《一九八四》(英)奥威尔 著 花城出版社 1988年版

入选理由:迄今为止,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仍然是一种有效的信号,它号召人们起来跟一切与智慧思想、细腻感情、美丽事物为敌的人进行抗争。

8.《庐山会议实录》 李锐 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入选理由:一位亲历者通过整理自己的各种笔记、书信、谈话、日记、会议记录,用平实的文字把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庐山会议迷雾一点点拨开,让我们看到了后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源头。

9.《美的历程》李泽厚 著 文物出版社 1981年版

入选理由:李泽厚用删繁就简三秋树的手法,渲染了一片标新立异的中国美学世界的二月天。对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美学形态的传神写照,使每一个读到它的人也顿时变得气韵生动起来。

10.《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捷)米兰·昆德拉 著 作家出版社 1987年版

入选理由: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无形亦无重量,这就是轻。是媚俗,还是在媚俗的洪流中逆泳?这个昆德拉式的问题,至今都在拷问着每个人的灵魂。

11.《顾准文集》 顾准 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入选理由:这是一本写给自己以及中国未来的思想之书,顾准以一人之力顽强凿通了那条阻隔中西思想对话的黑暗隧道。在那个黑夜似的时代里,顾准是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火种,是我们迄今为止无法不面对的一座山峰。

12.《陈寅恪的最后20年》 陆健东 著 三联书店 1995年版

入选理由:在陈寅恪的身上,我们很容易就感知到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风骨。陆键东不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大师形象,还给当代中国的文人提供了一个价值标杆,这就是“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

13.《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吴思 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入选理由:这本书让我们打开了中国传统历史真实游戏规则的密码,给出了一个对社会转型动力模式非常有效的解释范式。

14.《百年孤独》(哥)马尔克斯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年版

入选理由:经由这本书,我们开始了解和模仿魔幻现实主义,一个文学的新天地从此打开。此书语言的风格或许应该归功于译者,但是它在中国产生的影响连作者都难以想象。

15.《朦胧诗选》阎月君等 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4年版

入选理由:朦胧诗是新时期文学的第一只春燕,而《朦胧诗选》见证了它曾经飞过天空的景象。

16.《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 著 花城出版社 1986年版

入选理由:只有敢于正视自身丑陋的中国人,才有可能是美丽的,这就是柏杨告诉我们的有关中国人的辩证法。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本书点燃了一枚反省自身的巨大的炮弹。

17.《日瓦戈医生》 (俄)帕斯捷尔纳克 著 漓江出版社 1986年版

入选理由:洪流越是浩大,灵魂越是孤单无依。帕斯捷尔纳克用生命的毁灭、爱情的绝望、家庭的破碎、良知的挣扎记录了大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哀痛绵绵,感人至深。

18.《白鹿原》陈忠实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年版

入选理由: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后来的许多小说和电视剧都在照搬它的路数。奇怪的是,模仿者甚至比它还成功。

19.《1932-1972年美国实录:光荣与梦想》 (美)威廉·曼彻斯特 著 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入选理由:八十年代过来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本书的。它在特定的时代为一个封闭国家的人打开了一个再也封闭不了的视野。

20.《围城》钱钟书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

入选理由: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这是人性永恒的困惑与律动。钱钟书在此书中揭示了人性的种种可叹、可悲、可耻、可笑、可怜,他匪夷所思的比喻和离经叛道的想象,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愉悦。这是一本旧作,却在八十年代取得了原创的意义。


21.《瓦尔登湖》 (美)亨利·梭罗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版

入选理由:梭罗的《瓦尔登湖》,展示了物欲被成功约束之后,我们所获得的精神的丰盈,以及整个世界的洁净。它的意义随着岁月的流失而增强。

22.《随想录》巴金 著 三联书店 1987年版

入选理由:这是作者定位为“讲真话的书”。它诞生在刚刚过去的”谎言就是真理”的年代,“讲真话”就如同生长在石岩缝隙中的小草,孱弱却有顽强的生命力。今天读来或许觉得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并没有人善于这样“讲真话”。

23.《张爱玲文集》 张爱玲 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3年版

入选理由:张爱玲的书不入选,还真找不出理由。“张爱玲热”至今没有结束,考证、发掘、研究的工作仍然有无数的人在做,这套书是张迷们最早的“圣经”。

24.《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年版

入选理由:王小波似乎是当代文学的一个例外。本书记录了他特立独行的足迹,他因此而赢得了超乎寻常的尊敬。

25.《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塞缪尔·亨廷顿 著 新华出版社 1999年版

入选理由:亨氏的“文明冲突”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释了上世纪90年代的巴尔干问题、外高加索问题、苏丹问题、巴以问题等等。“文明冲突”从此进入了学人和百姓谈话的词典。

26.《城堡》(奥)卡夫卡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年版

入选理由:卡夫卡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一代代文学青年挂在嘴边上的名字,这本书则是“卡夫卡族”无法绕过的高山。

27.《西方哲学史》 (英)罗素 著 商务印书馆 1981年版

入选理由:《西方哲学史》因为其闪烁的智慧,因为其流畅的文笔,而使哲学以亲切可人的面孔走近我们。它开启了很多人的哲学史想象,但至今无人能学得有模有样。

28.《金庸作品集》 金庸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5年版

入选理由:说金庸的小说是当代中国读者数量最大的文学读本应该并不为过。金庸作品的魅力甚至催生了专门的学问:“金学”。

29.《增长的极限》 (美)D·梅多斯等 著 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

入选理由:“走向未来丛书”的出版是中国知识界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事件,它以融会文理、倡导科学理性而著称。罗马俱乐部这本《增长的极限》就是其中的一本。这本书的预警效果我们现在看得更清楚了。有学者说,这本书是一百年来最重要的书。

30.《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袁可嘉等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版

入选理由:这本书使此前的当代文学教育一时变得陌生而遥远,这种最初的冲击为此后的种种文学乃至文化的选择,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许多“过来人”都满怀深情地谈起这套书,皆认为受惠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5: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1 万历15年,读过一段时间的电子版,后来觉得太累,也就不读了。
2 没读过
3 在书店翻过,坦率的说,不合我的口味
4 读过,当时很惊奇,现在不会再读了
5 刚读过,觉得没有他的《人类的历史》好
6 这个应该就是梦的解析吧,翻过几次,一直没有下决心买
7 没读过
8 也许读过,但是没印象了,似乎后来出的野史太多,都淹没了。
9 听说很好,但是没读过
10 读了一点,看的发困,不喜欢
11 没读过
12 没读过,想看看
13 没读过,也不想看
14 读过,魔幻啊魔幻
15 没读过,现在肯定不想读了
16 没读过全书,很想读
17 没读过
18 看了一半,朋友把书拿走了,以后买纸板看
19 没读过,不知道如何
20 当然读过,觉得不错的说,但是似乎没有评的那么好
21 没读过,似乎很多人读过
22 没读过,很著名的书,想读
23 没读过,不是非常喜欢她的文字
24 没读过,看过王的一些小说,文笔很好
25 没读过,想读
26 没读过,也不想读
27 想看,估计没那个耐心
28 嘿嘿,不说了,估计大家答案都是一样的
29 读过,很好的书
30 没读过,不知道这种书怎么在里面的。

呵呵,欢迎大家评论。然后我去找找书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22: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吴思 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虽然潜规则这个词目前非常的流行,甚至招人反感,但吴思在其原书中对于“潜规则”的阐述却与大家目前通常认为的潜规则不太一致,就史论史,术中以历史上的实际案例居多,论述较少,比较有意思,还是值得一读。
吴思记者出身,能很快把握一个专业的大概,但个人认为,若非天才,想在一个专业内做到顶级,其难度还是非常的大,提出一个概念,一种想法容易,深入的进行论证和阐述,则显的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01: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1.《万历十五年》 (美)黄仁宇 著 中华书局 1982年版

16.《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 著 花城出版社 1986年版

28.《金庸作品集》 金庸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5年版

看了一看,就这三本通读了,其他基本没有读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03: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看了一下


读过
2.《第三帝国的兴亡》 (美)威廉·夏伊勒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79年版
4.《第三次浪潮》(美)阿尔温·托夫勒 著 三联书店 1984年版
14.《百年孤独》(哥)马尔克斯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年版
16.《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 著 花城出版社 1986年版
18.《白鹿原》陈忠实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年版
20.《围城》钱钟书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
24.《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年版
28.《金庸作品集》 金庸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5年版



部分读过
3.《傅雷家书》傅雷 著 三联书店 1981年版
6.《释梦》(奥)弗洛伊德 著 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10.《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捷)米兰·昆德拉 著 作家出版社 1987年版
17.《日瓦戈医生》 (俄)帕斯捷尔纳克 著 漓江出版社 1986年版
19.《1932-1972年美国实录:光荣与梦想》 (美)威廉·曼彻斯特 著 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22.《随想录》巴金 著 三联书店 1987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看过张爱玲和金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4: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丑陋的中国人 和金庸 张爱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7: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帝国的兴亡》 (美)威廉·夏伊勒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79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21: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惭愧!就看了《释梦》、《金庸作品集》
其他的几本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瓦尔登湖》 、《第三次浪潮》只是翻翻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599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6-6 21: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2.《第三帝国的兴亡》 (美)威廉·夏伊勒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79年版

入选理由:在那个年代,这本书突然呈现出了一段新鲜而难忘的历史,它所引起的我们的伤痛,至今难以平息。难得的是,译笔很好。

3.《傅雷家书》傅雷 著 三联书店 1981年版

入选理由:没有一本家书像这本书那样,影响了几代人;尤其在八十年代,这本书产生的影响,是当初写家书的人完全想不到的。写家书的人的遭遇加深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认识。

4.《第三次浪潮》(美)阿尔温·托夫勒 著 三联书店 1984年版

入选理由:托夫勒带给我们的震撼,不仅是他在20多年前预见到现在大都已经实现,而是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的时代,他的思考给予了我们思想解放的方法,释放了几代人的想象力。
13.《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吴思 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入选理由:这本书让我们打开了中国传统历史真实游戏规则的密码,给出了一个对社会转型动力模式非常有效的解释范式。

23.《张爱玲文集》 张爱玲 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3年版

入选理由:张爱玲的书不入选,还真找不出理由。“张爱玲热”至今没有结束,考证、发掘、研究的工作仍然有无数的人在做,这套书是张迷们最早的“圣经”。
16.《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 著 花城出版社 1986年版

入选理由:只有敢于正视自身丑陋的中国人,才有可能是美丽的,这就是柏杨告诉我们的有关中国人的辩证法。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本书点燃了一枚反省自身的巨大的炮弹。

18.《白鹿原》陈忠实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年版

入选理由: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后来的许多小说和电视剧都在照搬它的路数。奇怪的是,模仿者甚至比它还成功。

27.《西方哲学史》 (英)罗素 著 商务印书馆 1981年版

入选理由:《西方哲学史》因为其闪烁的智慧,因为其流畅的文笔,而使哲学以亲切可人的面孔走近我们。它开启了很多人的哲学史想象,但至今无人能学得有模有样。

28.《金庸作品集》 金庸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5年版

入选理由:说金庸的小说是当代中国读者数量最大的文学读本应该并不为过。金庸作品的魅力甚至催生了专门的学问:“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22: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书籍全部看过,但大多数只有一点模糊的记忆了,记性太差了。。。
2.《第三帝国的兴亡》 (美)威廉·夏伊勒 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79年版
3.《傅雷家书》傅雷 著 三联书店 1981年版
16.《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 著 花城出版社 1986年版
20.《围城》钱钟书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

以下书部分看过,金庸先生的大作还是耐看的。。。。
28.《金庸作品集》 金庸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5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07: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似乎这些书还是有些老了。所以读过的人不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张爱玲文集》..《宽容》.《围城》.《城堡》,其他的没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9 01: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3.、傅雷家书 9.《美的历程》12.《陈寅恪的最后20年》20.《围城》钱钟书

28.金庸作品 看过的 可没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1 13: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看过傅雷家书,还没看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值得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6-11 14: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就看过白鹿原和金庸的,别的都没怎么看过,以后有机会再看吧!
个人感觉不一定看的多就好,个人的兴趣都不一样,应该选择性的读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3 00: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1.《万历十五年》 (美)黄仁宇 著 中华书局 1982年版

9.《美的历程》李泽厚 著 文物出版社 1981年版

10.《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捷)米兰·昆德拉 著 作家出版社 1987年版

16.《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 著 花城出版社 1986年版

18.《白鹿原》陈忠实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年版

20.《围城》钱钟书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

23.《张爱玲文集》 张爱玲 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3年版

25.《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塞缪尔·亨廷顿 著 新华出版社 1999年版

27.《西方哲学史》 (英)罗素 著 商务印书馆 1981年版

以上几本书大学期间还算是认真读了的。确实不错,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3 00: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网络原因,发重了一次。请版主帮忙把此帖删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3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丑陋的中国人》看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3 18: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一些精缩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6 11:38 , Processed in 0.45400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