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2|回复: 0

[【教育时事】] 另类作文惹恼精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4 00: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另类作文惹恼精英
一篇高考另类作文,一首仿古歌行体诗,不知怎的就损着了精英的腰眼,于是嘲笑、轻蔑、挖苦无所不用其极的忙活起来。他们摆出了一副专家的派头,以大师的口吻,评头品足,“其实是一篇根本没有‘体’的‘自由诗’”,“不要自摆乌龙:中国人基本无人会写文言文”,“湖北满分“古诗”的阅卷老师都该下岗 ”,“就诗而言,这首诗硬伤累累,只该得零分,”……贬斥累累,不一而足。

其实这就是一个中学生的高考作文,由于该生多少受了一些古文的熏陶,有了一些爱好和追求,写了这么一篇习作,稚嫩虽然有加,在当今青年学生古文功底普遍低下的局面下却也难得。尤其从思想上说,在当前金钱万能,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精神颓废的汪洋大海中,该生却表达了对为“民族生存”前赴后继的革命志士的景仰,更是值得肯定和赞扬。这与只知“天王巨星”,不知近代中国“救国保种”为何事,不啻是天渊之别。

虽然此时此刻我们不能说该生就是一个天才,然而该生是一个苗子则是没有疑问的;对好学上进的有志青年是加以善意的批评和指导,还是不由分说的一棍子打死,是真正的学者与伪学者的分水岭。知识的不足是可以继续学习的,他不就是为了学习才考大学的么?作诗技巧的稚嫩是可以锻炼的,但愿他经得起这铺天盖地的恶意批评,契而不舍,人生的道路还漫长得很哩。

反观这些批评,却暴露了这些自封或者互封的专家、精英们的浅薄和无赖,他们的无才与无良是中国的老百姓已经领教了多年的。

“其实是一篇根本没有‘体’的‘自由诗’”

自由诗?那也就是白话诗啰,其实古诗如白话者人们并不佰生,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张俞的“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白居易的:“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这使我想起那些“著名诗人”“论斤卖”的大作来,大概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懂他们写了些什么,两相比较,谁更白话一些呢?难道非要难懂才算古文么?如此一来李白、白居易在这些“国学大师”面前也只好甘拜下风了。

“不要自摆乌龙:中国人基本无人会写文言文”

你不会写,不等于别人不会写,前些时在网上就有人用文言文写过一篇颂扬邓玉姣的文章,生动、俏皮、辛辣、别致得很,读者无不拍案叫绝。

从广义上说,文言者,书面语也,不但中文事实上存在书面语,而且采用拼音文字的国家也存在书面语,书面语者,写文章时所使用的语文也。但凡上过学的,都在老师讲评作文时听说过诸如此类的话,“这篇作文其实就是一篇大白话,通顺是通顺,但是不象一篇文章。”言外之意,没有一点文采气象的,是很难成为 “文章”的,如果作为正式使用的“文字”,是拿不出手的。除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也是不会补录为文书文秘的,甚至充任工程师、科学研究工作者也会因为论文一塌糊涂或技术说明不知所云,也还是不称职的,虽然你可以在口头说明时,借助实物和姿势也能较准确传达信息,那就更谈不上作家、编辑之类了。

至于狭义的文言文,也就是我国的古文,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逐渐不那么流行了,然而也并非绝迹,能写的并不鲜见,能读懂的更是比比皆是。由此以来的白话文,其实是一种新型的书面语,当然与古文相较是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大众,更浅显易懂的书面语。即如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当他经过“七八遍” 的删除“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后,交付发表的“文章”,就绝不是一篇大白话的记录,而只能是一篇“书面语”文章,难道不是吗?而且由于他深厚的古文功底,其文采甚是了得,否则,就不成其为文豪了。

所以从广义上说,文言文从未退出历史舞台,而且中国大多数人写的也是这种书面语,一种新式的文言文。

“大师”们指责既是古文,就不应该使用新词,其实大谬不然,迂腐得令人喷饭。所谓古文并非具有唯一的品格,唐朝的新古文运动的佳作,虽然不同于六朝,然而与汉文依然是两种面貌。宋文、元文、明文、清文亦自不同,时代的变迁在文言文中不可避免的留下了历史的足迹,也就是说,古文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是处在变化发展中的,历史在随时淘汰旧词、旧法,而增加新词,创造新法,现代人写文言文,将新词注入并非大逆不道,毛主席古典诗词中就有大量新词,却并不妨碍这些伟大诗篇的格律诗词的品格。

大师们说这句应该这样说,那句应该那样说,你说的就那么合乎规范,而且究竟是哪一朝,哪一代的规范呢?顶多也只能说有某代风而已。而且亦步亦趋是有墨守成规的嫌疑的,正是八股的流毒,自残则可,祸害他人,尤其是祸害青年则罪莫大焉。

“就诗而言,这首诗硬伤累累,只该得零分,”

一个初入此道的学生的一篇习作,差错难免,又不是尔等“大师”,能写成这样,打个满分,以资鼓励,又有何妨。至于彼等“大师”的高考作文究竟“优秀”到什么程度,鬼才晓得。至于精英们的作品、博文之类,敝人曾耐着性子仔细拜读,也不过味同嚼蜡,有的甚至如明星们的博文相似,将自己的生活顼事当作伟大事件批发给粉丝,倒是一些疯狂攻击中华民族的“作品”,虽然“硬伤累累”,却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的青睐,到处推销,结果仍是应者廖廖,遭骂不迭。

“湖北满分“古诗”的阅卷老师都该下岗 ”

此言之中,“学阀”的味道已自臭气熏天了,打个引号,是当学阀确实是他们的痴心妄想,然而水平确实有限,其实并不够格,“著名学者”、“著名诗人”、“著名国学大师”之类,前面已经说过,不过是自封或互封的罢了;只是在黄钟封存时,一堆狂鸣的“瓦缶”。

然而此文此生究竟是怎样损着了他们的腰眼,惹恼了精英的,开始敝人也不明白,只在读到下面这样的句子,这才恍然大悟。

有一位自称的“国学大师”说:“全诗没有真情实感,基本是老干体的标语口号。某位‘武汉省级示范高中’的阅卷老师说,‘该作文采用古诗词的形式,虽然是采用的历史题材,但表达了敬仰、向上的感情,内容并不空洞。’这话完全是不知诗者的谰言。情感是诗的惟一内容。这首诗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情感。”

“‘另一位老师表示,作为中学生,能选择这种文体写作,并运用得比较成熟,说明这名学生读了很多书,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我只能说,这位学生读毛泽东诗词读得非常熟,有非常精深的老干体诗词功底。”

该诗明明表达了对革命先驱“敬仰、向上的感情,内容并不空洞。”怎么成了“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情感”了呢?其实这怪也不怪,精英们一向是视爱国爱民为虚情假意的,因为在猫的眼睛中一切皆是猫,在精英的眼中任何人的内心都如他们一样卑劣、自私,所以他们认为爱国爱民不是“真正的情感”。

说此话的“大师”在网上以绰号“士大夫同学”“著名”得很咧。他曾以《忘掉岳飞,好好过自己的生活》为题,大放厥词:“中国的民族主义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应该学会“对自身权利和尊严投以深切的关注”;甚至还借另一个精英之口说:“我是高度评价叶利钦、戈尔巴乔夫,他们是改变苏联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的政治家。当然在俄国、苏联的土壤上成长的政治家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都有他们的矛盾,但是这个是历史,这个完全可以谅解。”其爱国家民族人民的敌人,恨国家民族人民的英雄的“真正的情感”昭然若揭。所以对革命先驱“敬仰、向上的感情”在“大师”法眼之中当然“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情感。”了。

而且如果此生此诗成了“高考范文”,为广大青少年所学习,这与大人先生们眼中的“洪水猛兽”并无二致,所以必须围攻讨伐。

精英们发现“这位学生读毛泽东诗词读得非常熟,有非常精深的老干体诗词功底。”轻蔑的口吻透露出不屑,将一代雄文称为“老干体”,但却丝毫不能掩盖住人民英雄们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诗篇的伟大光辉。如此小丑跳梁,只能更加证明精英们不过是耸入云霄的高山脚下的一捧黄土。

精英们认为,如此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竟敢目无精英,师法精英们千方百计诋毁抹黑的人民的领袖毛主席,这就更加不可饶恕了,非把这个苗子毁在苗圃里而后快。

毛主席是举世公认的伟大诗人,才华横溢、空前绝后,是为一代巨匠,其热爱人民、热爱国家民族的真情实感,溢于诗表,皇天可鉴,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永志不忘。因此,当青年们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精华之后,还有谁会去买他们这些自封或者互封的下三滥“精英”、“学者”的帐呢?

毛主席又是人民解放的伟大导师,青年知道了人生的真谛后,精英们建立在劳动人民血泪之上的神仙般的天堂生活必将不保,而且他们那些狗彘不如的“真正的情感”就再也无法蒙骗世人了。

对这篇另类高考作文的恶意批评满天飞,不但让人看到精英们骨子里面对民族文化,对人民的救星的恐惧,看到了精英们叛卖国家、叛卖民族,叛卖民族文化的无耻;还让人看穿了精英们争夺下一代的卑劣伎俩,能骗则骗,骗不了的就绞杀;如此而已,岂有它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 ... =rela_articletagpub

高考作文千万别乱来。如果你有奇才也行,例如,全是甲骨文的竟然得了分。高考作文呢不公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0 15:43 , Processed in 0.34139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