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00|回复: 0

[【活动】] 谈2011年获全国散文奖作品:读梁晓声的《兄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5 12: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闲暇无事,再抽时间发表一下阅读感受,请各位朋友斧正。
   读梁老师的《兄长》之前,感觉应该会比读阿成老师的《北大荒纪》略显的轻松一些,毕竟是对细微人物描写的文章,与纪行类的散文相比读起来会略有轻松的感觉,但我读起来却一点也不轻松,甚至心情却变的更加沉重了。《兄长》是一气呵成读完的,我记得小时候,有一个从小学到中学一起玩儿的发小,他母亲就是精神病患者,他比我要年长一岁,其实是比我大一届的,因为精神衰弱,蹲班一年,才和我同年级的,至今我想起他母亲来还是很惧怕的,记得有一次,我去他家的时候,正好赶上吃晚饭,他母亲从她住的房间里到大屋和家人一起去吃饭,嘴里念念有词,时不时发出嘿嘿的冷笑,让人毛骨悚然,可是她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很好的,我这个同学还有个妹妹,兄妹两人可能也是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习惯了母亲是这样的精神病人。
   梁老师的《兄长》让我的心倍受纠结,都要拧到一起了,痛、酸、闷,心口好象有一块石头似的。通篇文字就是用泪水和痛苦堆积而成的,其中有一个情节让我的眼泪在眼圈中始终难以消失,就是母亲临终时的话语:


  “1997年母亲去世时,我坐在病床边,握着母亲的手,问母亲还有什么要嘱咐我的。

母亲望着我,眼角淌下泪来。

母亲说:“我真希望你哥跟我一块儿死,那他就不会拖累你了……”

我心大恸,内疚极了,俯身对母亲耳语:“妈妈放心,我一定照顾好哥哥,绝不会让他永远在精神病院里……”

当天午夜母亲也“走了”……”


看到这段时,我真的想哭出声来,感情已到了极至。

   情感在这篇文章里真的到了极至,就好象浓缩的糖稀一样,用文字把情感压榨的只省下了糖,也好象没有放糖和奶的浓浓黑咖啡,只有那份苦涩在舌尖味蕾上流动,没有一丝的甜意。

   从人生的不幸到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已经变的很温婉,直到最后才略显直接的表达出来:
“我又暗自祈祷了:上帝啊,人间有些责任,哪怕是最理所当然之亲情责任,亦绝非每一个家庭只靠伦理情怀便承担得了的!您眷顾他们吧,您拯救他们吧……

   这一次,在我意识中,上帝不是任何神明,而是——我们的国……”

   
  在这里被作者奉若神明的上帝是国家,我们的国家呀,用你那广阔的胸怀去眷顾那些需要你的人吧!这也是你的责任啊!

  文学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理解和境遇的不同,在文章中所获得的共鸣也不同。读《兄长》这篇散文我能感受到的就是上面这些文字,至于对社会的控诉呀!对文革的控诉呀!我不想说,这或许也是作者所不想说的吧!否则也不会对“上帝”如此的虔诚了!

  有时,我确实也很恨作者,那么狠心,20年不去见一下兄长,忏悔真的有用吗?
  不过,有时我又很同情作者,在命运面前,人真的很渺小,我们真的需要一种大爱去面对。
  我就是一个这样的矛盾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7 22:46 , Processed in 0.41454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