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80|回复: 0

[【文史类】] [推荐][转帖]我赤脚走在乱石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0 08: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赤脚走在乱石上

我脱下鞋。小心翼翼。一些束缚
脚底痒。眼睛却痛。颤抖的是我的笔
童年的大胆超过已有的经验
隔着语言,我无法完成一次一次的行走
记忆犹新是我不成熟的模仿
我在捕鱼,学着别人
在淤泥千年未清的池塘
刺进我脚底的是
那枚弯曲的比我轻得多的锋利玻璃
母亲用盐封住我的伤口。疼到脑后
夹出碎片的是失明多年的奶奶
原来不是你的骨头!!母亲说
我一拐一拐去上学。很长时间
隐隐的刺痛,在夜深人静
在我思想开始发育
经常发作是声音的障碍。我想
我终于想了
我想小心,又看不见尖石
我想勇敢,脚底下血迹斑斑
有那么多不变的观念。我疲惫
我毕竟不是走刀山的人,我没有机会训练
洪水退后
想象走在卵石上的感觉。真好
两旁模糊的风景,污染总小

评论:
一些朋友经常会提醒我多读外国诗,我也经常这样提醒别的朋友。其实要找到好的翻译诗是如何的难。
不要说诗,就是一篇小说,不同的翻译者,也千差万别。早年阅读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现在有许多不同翻译者的版本,我经常要读他的书,看到就会拿来读。我试着对比阅读……可想而知,阅读一些人的翻译,就象吃烧焦的粥。不必说实质性的内容,光语言的节奏、内在的旋律、流畅,语言呈显的美感。都是一塌糊涂。
每位写者都有自己的语言透露方式。骨子里那种类似遗传的语言因子,是贯彻作者的许多作品的,是消不掉的,但是许多翻译者却把他们弄得面目全非,阅读这些文章不知有多少痛苦,其实就是《赤脚走在乱石上》。
乱石上什么都有,看得见的碎玻璃、铁钉倒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见的、摸不到的污染,就象我们目前吃下去的许多食品,始终不安。阅读既然这么疲惫,得不到快感,更何谈美感呢?
至于诗,要说的其实更多。就在这随便说几句。以前的出版界还是比较干净(我想,大概那些老出版人,相互虽是朋友,但做事还是一丝不苟)现在再读90年代初期以前买的书,都不落后。前几年,我买了些外国诗集,想好好地读读,一次一次都以失败告终,翻译者对诗不尊重,较少用诗的语言去翻译,许多诗句连散文的句子也不是,并且经常加进一些汉语生硬的、压缩的(不是浓缩的)词,语言快感没有,连阅读的耐心也无,心中生闷火经常要弃书。(翻译者都是我辈很尊重的,可能是急功近利——短时间要翻译很多诗吧)这种事时时发生,只是心中嘀咕,总告戒自己是自己水平太低,担心自己是阅读衰老了。过段时间又拿出来读,还是老样子。
前段时间,偶尔看到今年4、5期《收获》,北岛发表上面的文章,重重说了这翻译诗的问题,痛快!!批评的就有我曾经买的诗集的翻译者。好在他把不同者翻译的同一首诗放一起,读者看了是收益大大的。也真正明白不负责的翻译,本想多学点,其实是向这类译者学,真的是赤脚走在乱石上,才知是把别人的玻璃当自己身上的骨头。一些我们敬爱的翻译者已作古,一些都热中于沉默,而一些对诗热忱的翻译者更想出人头地,把翻译的数量来堆叠自己的成绩。我辈离他们距离远,对外语又不懂。翻译者如果对诗虔诚的还好,如果混迹诗坛的,对我辈伤害是潜意识的,也是巨大的。
我真希望经常看到不同翻译者对同一首诗的翻译的诗,放在一起,能经常看的这样的地方,应该是比较佳的。
其实这首诗《赤脚走在乱石上》已说明一切,诗和文章都随想随写,一些屁话,希望不敬之处多原谅。其实我心底非常尊重懂外语,更何况是默默无闻的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7 04:44 , Processed in 0.29361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