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peacewyj@126

[【讨论】] 现在的中医怎么了,邀大家来说点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3 13: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日,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有关于中医的一些故事,其中也涉及到一些中西医的关系问题,也讲到了关于中医的废存,发展!
    偶相信中医,目前正在吃中药!
    用中医治病,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对人,用对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8 12: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中医究竟怎么了?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其实作为一个独立的医学体系,我觉得中医是科学的,只是中医囿于发生的年代,给出了大家看来封建的解释。而事实上,解释是可以重新界定的,关键在于如何定夺。
很多人觉得中医是经验医学,其实这是错误的,真正的中医也有同症异治,异症同治,只是因为现在生存压力太大,中国人有不重视科学的传统,中国人都是实业家,你叫中国人掏钱买东西,他觉得合理,可是中医跟你说的养生之道,叫你掏钱,你就会觉得他是骗子。可是,医生也要吃饭睡觉买房子养老婆孩子,这些钱难道能捡的?而中医最根本的是:预防为主,所以扁鹊说他还有两个哥哥,他们才是更强的医生,大哥医无病,二哥医小病,可是他医大病,却名声最大,原因,未尝于此无关啊。于是西医就大行其道了。为什么?西医讲究循证医学,要看得见摸得着地让你也明明白白(虽然事实上还是一头雾水),于是人们就愿意掏钱了。可是中医又要很深的造诣,不然准得庸医,可是中医的成熟周期又很慢,而且需要很高的修养(无论是学术还是道德),因此在这个偏狭的社会里很难有容身之处了。说到底,我们缺少包容,因为:第一,医学也是从不断的错误里成长的,这跟任何学习成长途径是一样的,可是我们绝不会包容,就像我们绝不会乐意让学徒给自己理发一样;第二,我们老要求速成版本的东西,可是这种跟生命打交道的东西是不容马虎的,所以我们失去了很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
我们需要成长,需要大家的参与。整个社会关注科学,社会才会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 10: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尤其是外科手术,立竿见影;中医是强调整体,自身抗病。各有千秋。中医在治疗、用药等方面不好计量,是有待于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 15: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是强调整体,自身抗病?

不知楼上从哪里得来的?我知道用大青龙汤过量会因过度发汗而低血容量休克。如果只是自身抗病,怎会过度发汗?
不知楼上是否学医。几十年来中西结合,几乎所有中药都进行了成分分析,最常见的书就是:中药药理学。中药作用于人体的同样是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只是复杂点而已。
其实我觉得中医西医的不同不是药物而是理论,是由于完全不同的理论导致完全不同的用药方式。
前几天有位当卫生局副局长的西医大夫,说自己做了个的课题,用甘草酸治疗白血病,并说传统中医研究方法已经过时,应该淘汰。我顶了一句:你这种方法并不是研究中医,只不过是提取了中药的某种成分而已,与别人的不同点仅仅是别人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药,他用的是从自然界提取的,没有本质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 18: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太博大精深了,与其说是一门医学,不如说其是一门哲学。以至于不是每一个人甚至没有一个人能够得到其精华。中医与西医也不是冤家对头,但现实中却把二者造成人为的对立,是不应该的。中医和西医谁都不能太自负,人类对与生命的了解还太浅薄,不如两者合力共同向前。中医是一门哲学,而西医是一门科学,哲学是科学的科学,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哲学不是直接的生产力。所以中西都应该找好自已的位置,而不是去互相推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21: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关键是靠思想去治病,用什么疗法只是手段,同一种病有时可以用中药、针灸、按摩、气功等完全不同的方法治疗。比如受凉感冒中药可以喝点辛温发汗的药,针灸可以用烧山火,按摩可以推膀胱经等等,甚至连老百姓都知道喝点姜汤红糖水,粗看上去五花八门,好像哪都不唉哪,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人体发汗,汗一出,寒邪随之而解,病也自然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16: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主题讨论帖子《现在的中医怎么了,邀大家来说点看法》peacewyj@126 兄开的很好。
  看了楼上这么多帖的讨论以及主题帖。其实,关键问题是:中医是否是科学?如果中医不是科学,有无必要取消或者代以“中医是伪科学”

的称号。
从百度检索看对科学的定义是:科学是运用
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

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
  科学是由人类感知的自然现象,通过观察、抽象、总结形成家教个性论说,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宗教共性论说,再通过设置实验环境、证

明宗教论说的真假、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个性结论,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共性结论,进而形成有因果系统的有实验共性结论的可重复验

证的学问,这就是科学。
科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可重复性;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创新精神。
  西医建立的基础是在严谨的
范畴、定理、定律等逻辑思维形式以及现代西方的实证主义基础

之上的,西医具有可重复性,用药也比较科学规范,疾病确定后治疗基本上用药完全一致,其诊断与治疗疾病的特点具有逻辑思维严密,有具体实证的临床结果作为参考,所以,西医的治疗方法与西方现代科学的实证方法完全一致。比如:防治天花的疫苗,防治乙肝的疫苗的发现等

等都被证明是完全有效的,而且是可以重复有效的。如果今后西医研究出防治癌症的疫苗,防治艾滋病的疫苗,那么可以断言:目前所有中医有关治疗癌症的处方,治疗艾滋病的处方都可以废止。


   但西医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模式抛弃了辩证思维以及中医树立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在治疗某些疾病时难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弊病。比如:癌症患者的化疗等等,难免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不免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据钟南山报告:在2003年非典爆发治愈的病人中,7%-8%非典患者需注意后遗症(http://health.sohu.com/36/07/harticle17380736.shtml)。西医治疗某些疾病大量使用激素以及滥用抗生素等带来的后遗症就比较多了。所以,缺乏整体观辩证观治疗疾病是这方面是西医的重大缺陷。
而中医建立自己的治疗模式:传统的“四诊八纲”“望闻问切”等是建立在中医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
学说等基础之上的。具有模糊性,抽象性,大概性,整体性强等特点。从西医看,中医诊断与治疗疾病的特点就具有辩证逻辑的思维,具有西医不具备的整体观念很强的特点。所以,会出现每一个人得同一种病而处方不一的特点。除少部分中药有“中成药”以外,大部分处方都因人而异,而且大部分不具有可重复性等特点。
所以,如果按照西方实证主义的逻辑思维建立的西医看:中医确实不科学。至少不属于西方实证主义科学的范畴,从这个方面说:中医不科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问题是:建立在辩证思维以及中华文化传统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基础上的中医就不是科学吗?其实,从西方近代后现代科学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采用实证主义的科学作为唯一的标准。后现代科学的代表人格里芬就说:“实证主义的科学范式是客观论、现象论、移动论、机械决定论、还原论和感觉论。后现代科学则是整体论和有机论的。如果说现代物理学是通过最基本的部分来还原地理解整体的话。那么后现代物理学则从整体出发来考察部分”(高峰强著《现代心理范式的困境与出路 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研究》ss号10425438)。
  所以,从后现代科学的视角看:中医的整体观念更为符合后现代主义科学。
  总体看:如果完全按照实证主义科学的观点,则西医可以取代中医。实现某些人所说的“存药废医”。如果我们接受后现代主义的科学观,则中医的整体观无疑具有科学性。其实,大量被中医治愈的患者也从反面证明了中医具有科学性-只是中医的辩证治疗体系不是某些攻击中医的人所认定的具有实证主义的狭义科学范畴。
  

从中医今后的发展方向看:中医应该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吸收西医实证性强的特点,包括西医检测工具先进等优点。另外一方面坚持继承中医的整体观,辩证观来进行治疗。此外,今人的身体素质与上千年的古代人身体素质以及生活环境都发生了重大改变,某些传统的中医处方使用在今天的患者身上已经不能完全发挥疗效。中医院校的学生学习中就是重西医轻中医,导致中医人才的断层。很多学中医的开处方甚至于是用浅显的西医理论再使用中药开中医的处方,完全不能领会中医的实质。像刘力红《思考中医 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 伤寒论导论》(ss号11293466)这样的中医原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作已经在今人的著述中非常罕见,说明了中医后继乏人的现状。其实,国外如日本美国等对中医是十分重视的,但是他们未必有我们中国的人才。但是我们中国像刘渡舟朱良春刘力红等这样的中医名家已经愈来愈少。所以,中医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如果中医人才后备力量不足,而在二十一世纪中医再故步自封的话,说不定中医真的会慢慢消亡甚至于走向死亡。
  总而言之,关键问题就集中在我们国家能否培养大量像刘力红等这样的中医名家。否则,随着西医的发展,中医师的水平再不提高,大量像胡万林之流的庸医仍然鱼目混珠大行其道的时候,我想:真正中医的末日就会到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0 18: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见效快成名快30就可以成为教授了中医体系比较复杂有谁见过30左右的中医大家。不都是60-70的老家伙。但我比较西方中医但是什么医生对病有帮助就用什么医生。比如眼部手术就是西医风湿西医就不好治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9: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上面的讨论,很有感触,不过总的说来中医的衰落是必然的。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曾经有过自己特有的、非科学的医术。在医学科学诞生之后,各个民族的医术都无法避免走向衰落的命运。它们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它们之中的某些合理成分已经或即将被医学科学所吸收。我们没有理由相信我们这个民族的古代医术就会是例外。医学科学早就进入中国并牢固地确立了起来。既然我们现在已经拥有更好的医学,我们也没有理由对一个古代医术体系恋恋不舍。
  虽然我也很想为振兴我们的中医贡献自己的菲薄之力,但是趋势始终还是趋势,我们只能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最具价值的部分,使它能够永远的保留下来,为人类所用~~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祝福它~~感谢他对我们的贡献,希望它能够被我们人类永久的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9: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还有人懂 望 闻 问 切 吗?
倒是搭脉被西方人学了去了。中医治人治了几千年了,不是照样能看好很多病吗?
个人意见还是中 西医并进,看什么病了,
现在药房也分中药和西药房的,几乎每个医院都还有开中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19: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在未病先治,低污染、低副作用等方面作用很大 关键是要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敬业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5 22: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国家对中医不重视,你对比一下全国中医学院与西医学院的数量,以及中医和西医的收入就明白了。我觉得我们现在是在舍本求末,自己的好东西不知道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应该这样对待中医,中医是没有西医那样,可是中医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价值还需要说吗?说实在的西医的老祖不还不是我国的中医吗?如果不是我们的老祖先创下的中医流入西方,西医能有这么发达吗?只是西方人把我们的西医改造下就比我们强了,还有就因为这要摈弃中医,真可悲呀!这可是我国的国粹呀!你想想华佗那时就能对头骨开刀了,可见我国的中医水平有多么高呀!它西医那时还不知道有没有西医呢!我们应该改进我们的西医而不是去摈弃,想想中医的推拿,针灸在国际上都是有名的,虽说它的原理啥都还搞不懂,可是真的很有效的,在一些医药大学了,不是有好多留学生在学中国的中医吗?如果不好他们干嘛千里迢迢的跑到中国来学呀!我们应该支持中医,能经得起几千年的精炼,能不是好东西吗?我们现在是应该去发展它,好好利用它!而不是去摈弃它。
  同时奉上一段一虎一席谈的一段视频,看看专家是怎么谈论中医的,希望各位园友喜欢
http://www.namipan.com/d/2006%e5 ... 1e1e6df0d65af9be4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7 11: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量的事实证明中医的实践是有效的,而目前指导中医实践最好的理论是中医理论,即便是国外的针灸实践也是用经络穴位学说指导的,又何必急于废除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8 10: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8 15: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学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出现了无数的神医妙手,象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针,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他们的著作也成为了我们中医的典范之作。其他国家还在蛮野未曾开化的时候,我们的民族就已经有了第一本医学药典,黄帝内经。其中的很多东西,到现在依然是令我们受益匪浅。”
  “但是,如今的中医变成了什么样子,那还是中医吗?仅仅会一点针灸,仅仅依靠一点中医药材,那就是中医吗?皮毛而已。中医最重要的在于望闻问切这四个要素上面。想想古时期,那个时候有听诊器吗?有那种种设备吗?没有,他们靠的就是一双手,一对耳朵,一双眼睛。依靠全身心的投入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了解病人的病情。而根据病情来治疗。”

有人说中医的没落是历史的选择,是大趋势。但我对这句话决不苟同。诚然,相对于城市里面的快节奏生活,与现代中医所提倡的以调理为主的方针是有冲突的。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使得样样都需要快。而中医治疗却不能马上见效果,使得越来越多人选择西医见效快的治疗。这也是鼓吹废除中医那些人的论据。只是,有句话叫做欲速不达,是否快的东西就是好的呢?就拿快餐来说,虽然能解决时间问题,但没有人愿意一辈子都吃快餐吧,只要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长期吃快餐对身体是不好的。这也正如中医与西医一样,先不说东西方人体质差异等研究性问题。中医有句话叫做逢药三分毒。而西药成分都靠提取合成而来的,药效是加强了,但相对的毒性也强了。越来越多的医疗事故表明,长期服用一类西药对身体技能是有很强烈的破坏的。而中药讲究的是各种天然药材的君臣搭配,尽可能的将草药本身所带的毒性降低到对人体少害的程度。因此越来越多的外国医药研究都借鉴中医理论来研究天然草药的配合了。

说起外国对中医的研究,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哀,针疗,这一本身是中国中医精髓韩国竟然通过一部电视[大长今]给无耻的宣传是由他们发明的,而且还打算申报联合国。说真的人家这样做是有它的依据的,起码最近这些年,韩国研究针疗的地位比中国高很多。人家认为这是一门学问,而中国呢?说起针疗就会想起游医觉得那是偏方。从下至上都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又如众多古方让日本人收集去了,经他们研究改良竟然以日本古方等方式反销售给中国,这算不算是把生鸡蛋的鸡卖给了然后买鸡蛋呢?


中医的尴尬情况我想是从以下几方面造成的吧。国家过度矫正。有段时间,游医横行,各种虚假的所谓古方在市面上流传造成恶劣的影响。使得国家不得不实行中医资格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错是错用了西方的一套规则来搞。可怜一些老中医并不习惯那种评核从而失去行医资格。其实对中医破坏的最严重的并不是制度,而是现在很多人鼓吹的以科学来验证中医。

先说以科学验证中医吧。现在许多所谓的专家都异常推崇科学,认为没有不是科学解释不到的。如果超出科学的范围就是伪科学。并以这种态度要验证中医,得出中医是伪科学,因为中药许多成分不能化验出来,经略脉象更是不存在的。拜托了大哥,中医经过了5千年已经自成一个独特的体系了,你用一个只是出现了几百年的体系来验证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层面的,能验证出什么?一句话,存在即合理。既然经过那么多年中医还是能流传下来而且全世界都认同了,为什么我们自己反而要自己否定它呢?是不是把中国完全西化了,那才是好呢?

中医不走向末落,那就要发展。与西医相比中医来源实践,其精华部分,我们国家应该继承发展,尤其是中医的药效原理,要需要花大精力好好研究,同时,根据中医的药效往往是系统层面,这就要求中医的理论必须有很大的突破,可以在中医精华和药效原理弄清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医药或者药效理论,比如说系统药效论 或者系统医药学这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11: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西医和中医其实是相通的,中医讲究阴阳、内外,西医讲究平衡~
只不过中医的药效来得慢,在现在的快经济时代,人们往往还是会去选择西医,打打针吃吃药就能压制住了,不会过多考虑副作用。
还有就是中医的科学性没西医强,很多药都是古人试出来的~
调养和养生我会选择咨询中医,治病的话我还是选择西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11: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给我的印象就是模糊和相互拆台

1)模糊就是指疗效和原理是模糊的,第一没有量化的数值分析,第二没有成体系的现代的科学的病生理解释,第三就是原料的疗效的模糊(产地,时间,水土,加工办法都有可能导致药效不同,这太难规范统一了)

2)相互拆台就是指原料的药效各地说法不一相互拆台,比如有一味玉竹湖南的说自己是正宗,江西的广东的都是劣等品,可是超市里面玉竹我看到江西的,服务员说这是正宗,别的都是移植的没有更多疗效,我也晕了一个原料大家还这么多说法,我敢用谁的????中医原料一直是个大问题,同仁堂说自己是绝对正宗制法古朴原料想尽办法原始正宗,宣传词里面隐隐说自己天下第一,其他的都好像偷工减料的,呵呵(并且同仁堂说得很有道理,某地某药年产多少,全国独此一家同仁堂全部包办,这意思还不是别的厂家都在制假吗?)

我喜欢中医,但现在这种现象我很迷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3 19: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是很可笑的东西,跟要是讨论的人全部换成非洲黑人,那讨论观点就会变成:
“西医”跟“非洲巫医”的比较,那是比较不出什么东西的,难道说:
----------------------------------------------------------------------------------------------------------------------
巫医存在了几千年,是XX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任何全盘否定巫医的人都忘掉了自己的根是什么。
它能生存几千年,就有它的优点。即使与西医相比也不逊色。比如……

都成立的吧,我就一直奇怪,怎么“刘xiang”的脚咋不用中医来治疗呢,难道他忘记了XX是...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4 23: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清时院士举了下面这个挑西瓜的例子,深入浅出,很有意思,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买西瓜的时候,面对一大堆西瓜,如何选出一个好的?这个时候有两类办法:

  一是把它切开,看一看,尝一尝,判断会准确。这就是还原论方法,其优点是容易借助工具,结论准确;缺点是一旦切开,西瓜就不再处于本来的状态,有些东西已丢掉,至少切开后就不能再复原,空气和微生物进去了,切开的西瓜很快就会坏掉。因此,很多人不愿意用切开的方法。  

  如果不能切开,有的人根据经验,仍然有办法判断西瓜的好怀。他们知道,西瓜是一个整体,其各个部分之间都有紧密联系。因此,只要仔细观察外部的信息,如用手掂掂重量,拍拍声音,看看颜色和瓜蒂形状,等等,就可以知道好坏。这类方法就是“整体观”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强调“天人合一”和事物的整体性,用的就是这类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20:17 , Processed in 0.51413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