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fenglong88

[【辩证轩】] 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只言片语(欢迎大家跟帖探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16: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

对于多媒体,首先要明确知道这种手段是为了语文教学服务的,而不是语文教学内容替代品。其次,要知道多媒体的手段的各种作用,然后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作用为语文教学服务。再次,要在语文教学时追求准度和适度。

我们不能依赖多媒体阐释文本的含义。有时候,我们使用多媒体直接显示文本描述的最终的意境,似乎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过后却会发现学生所记住的并不是文本而是多媒体所呈现的画面或音效。这意味着如果用多媒体展示文本相关的内容,其实容易使得学生缺失了对文本的揣摩与想象过程。

在使用投影呈现文字分析过程的时候,尽量不要过多地插入鲜艳的图片,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鲜艳的颜色吸引而不能专注到文字的理解上来。

有时候,我们使用配乐增强诗歌教学的效果,但却不细心了解音乐是否与诗意合拍,只是简单叠加,表面上更有诗情画意,但实际上反而会削弱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例如,讲《春江花月夜》时,有的老师插入乐曲《春江花月夜》,其实这首乐曲本不是切合诗歌的创作,而是从别的名称改过来的。这样的拉郎配只能是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貌合神离。

说到使用的适度。就要注意引进多媒体手段的时机,例如多媒体手段可以弥补一些老师在朗读方面的不足,但我们要注意不要过早地使用多媒体诵读进行示范,要等到学生有了充分的诵读之后,再进行示范。否则,学生直接跟声模读,就缺少了字体对文本的涵咏过程,也就无法发现自己在诵读过程中的疏漏和不足。

要从辅助的角度出发。通过多媒体手段,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虽然我们不能直接使用多媒体阐释文本,但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作为引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相应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学的准备工作。可以利用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歌曲,作为导入,或者利用图片唤起学生的直观感受,例如一位老师在讲《归园田居》时,使用城市污浊与乡村清朗的图片,一下就唤起了学生对田园生活的感性认识。

投影的使用意味着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大量信息。这就为进行多方面的拓展和深入地研讨文本提供了可能性。我们可以通过投影的手段,在教学拓展时,为学生展示文本相关的改编情况,也可以出示大量的作者创作某作品时的相关资料,以便加深对该作品的理解。但一切都要依照学生的认识顺序而使用。

有时候,老师们做完课件,往往愿意照着课件讲,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内容。要知道,我们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语文,而不是组织学生观赏课件。课件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要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对课件进行选取,有时甚至要果断舍弃课件。

至于,看似是纯欣赏为目的多媒体使用,例如看电影《雷雨》的片段也不应只是停留在看的阶段,而是要对照剧本分析一下演员的表演或镜头的调动是不是真实地再现了剧本,是不是增强了剧本的表达效果。

总之,一切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都应该为学生熟练地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而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0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老师在教“论语”时,用问题作为引导,感觉效果不好。

我说,学孔子,不单是要学内容,还有学孔子的教学方式。不要先预设,轻松一些可能更好一些。是否可以让学生先谈理解,再谈应用?最好不要先假定学生行或不行。

其实,让学生从简单的理解开始谈,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醒学生表达时应注意的通顺、准确和全面。也可通过学生的谈话,明白他是否读懂相关的语句。如果学生能够做到前面的内容,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状况进行切身的思考。总之,教学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表达和思维进行训练的过程,而不是知识和认识同化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 06: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教学研究现状混乱原因浅析

我个人认为,国内的语文教育缺乏必要的知识系统,是人为的认识的偏差造成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以前的认识是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历史的原因。五四以来民主与科学的引入,人们看到西方的发达,开始模仿西方的学习制度。语言中对文化的传承的要求因外来的思想冲击而减弱。二、认识的错误。建国后,出于意识的原因没有人分析和继承传统教育的教学思想。反而直接从苏联搬过来他们的教学方式。后来又开始转向了西方的教育理论。三、特殊时代的要求被误用为普遍的法则。曾几何时,识字被人们称作了学文化,然而“识字”其实只是扫盲的基本要求,距离“文化”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些原因直接反映到语文教学中时,我们就会发现:一、失根。语文教学不再尊重传统的教育思想,直接抛弃了前人的经验,自认为是走入了新天地,其实只是在浅层次上徘徊;二、浅薄。由于长期停留在浅层次的阅读和理解上(这里其实接近“实用阅读和写作”),人们误认为深层次的分析和鉴赏可有可无——既然浅显的内容可以达成生活需要,那么要那些语法体系和艰深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殊不知,人生是常变的,而不是静止的,而语文是反映人生的媒介,因人生的变化而产生对媒介要求的变化,如果不在学生阶段打好全面的基础,那以后的人生中必然会遇到“难以言表”的困境。三、断层。直接跳过相关的文字发展和音韵发展的历史过程,学生只是跟读跟认,既丧失了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在文字中所蕴含的思维模式,又使得学生在知识上成为传声筒式的半瓶醋。

反观美国的教材,在两百多年中,并未出现断层,由于连续性很强,所以在教材中既注重本国发展的历史文献,也注重知识的发展过程。所以,在知识的系统上,教学内容上,并不有意避开艰深的内容。而国内的教材,畏难和规避现象比比皆是,这样一来,教师已经很少懂得那些蕴含在历史中的内容了,所以也就跟学生敷衍一下了事了。

再有,国内的语文教学所丧失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系统性,还有对教学操作环节的动态研究。如果我们看国内的语文教学法和台湾出版的国文教学法,就会发现所走的是两条路子,国内的语文教学法往往是在讲以教学为对象的知识体系,而台湾的国文教学法更注重教学活动的动态指导。要知道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所以,大部分人(包括我本人),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只能重新适应教学活动(因为所学的知识跟教学是脱离的),这必然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结局了。

从上面的内容来看,在知识系统上语文教学已经是残缺不全的了,而在动态教学活动中,更是没有明确的指导。二者相加,必然会导致语文教学与研究出现混乱的局面。又加上错误的认识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所以目前所提出的各色语文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长期积攒下来的弊病。只有从源头开始逐步梳理才行,只不过这种慢工夫不适合现在的人们所追求的“效率观”和“效益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7: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语言文字”和“语文课程”之间,可能有联系,但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呢?这个差异是什么?

答:语言文字教学是中小学实施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对语言文字的研究,对语言文字功能的全面认识,有助于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但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未必都适合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而中小语文课程所承担任务是传授从语文文字功能衍生出来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中小学语文课程所能体现的并不是语言文字的深度研究,而是通过明确和训练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的基本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7 19: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楼fenglong88于2010-12-25 16:57发表的 :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

对于多媒体,首先要明确知道这种手段是为了语文教学服务的,而不是语文教学内容替代品。其次,要知道多媒体的手段的各种作用,然后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作用为语文教学服务。再次,要在语文教学时追求准度和适度。

我们不能依赖多媒体阐释文本的含义。有时候,我们使用多媒体直接显示文本描述的最终的意境,似乎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过后却会发现学生所记住的并不是文本而是多媒体所呈现的画面或音效。这意味着如果用多媒体展示文本相关的内容,其实容易使得学生缺失了对文本的揣摩与想象过程。
.......
兄说得太漂亮了,强烈共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8: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在生活中。很多学生对写作望之却步,绞尽脑汁才蹦出几百字。语文在教学中逐渐失去了她应有的功能和魅力。
作文教学无疑成为部分方言区的痼疾,作文教学到底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实施。
一、有赖于自己的厚积薄发。任何一项活动或知识都是可知的,都有规律可遵循。作文的生成需要大量的阅读,而且需要静下心来品味。阅读的积累绝对不能有任何功利性在内,如果有了世俗或功利目的在内,那这样的文章无疑便有了很浓的市侩味,少了精神投射的深度。
二、养成多思考和多行动的习惯。思考是对人生和社会的终极关怀,没有思考便不会迸发思想的火光,文章即使华美无比,最终也只能称之为花瓶式的文章,没有深度和启发性。但光有思考还不够,汉姆雷特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行动是思考的验金石,思考仅仅指引我们进入纯粹的思想殿堂,无形的力量,如幽灵般虚无缥缈,还不能产生实际的效用,行动才会指引我们改变现实,使无形变成有形,使僵硬的知识转化为具象灵活的实体性指标和具体性成果。
三、摒弃喧嚣的聒噪,保持灵魂的纯洁和人格的个性,打造纯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18: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hjqz1于2011-01-08 18:23发表的 :
语文在生活中。很多学生对写作望之却步,绞尽脑汁才蹦出几百字。语文在教学中逐渐失去了她应有的功能和魅力。
作文教学无疑成为部分方言区的痼疾,作文教学到底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实施。
一、有赖于自己的厚积薄发。任何一项活动或知识都是可知的,都有规律可遵循。作文的生成需要大量的阅读,而且需要静下心来品味。阅读的积累绝对不能有任何功利性在内,如果有了世俗或功利目的在内,那这样的文章无疑便有了很浓的市侩味,少了精神投射的深度。
二、养成多思考和多行动的习惯。思考是对人生和社会的终极关怀,没有思考便不会迸发思想的火光,文章即使华美无比,最终也只能称之为花瓶式的文章,没有深度和启发性。但光有思考还不够,汉姆雷特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行动是思考的验金石,思考仅仅指引我们进入纯粹的思想殿堂,无形的力量,如幽灵般虚无缥缈,还不能产生实际的效用,行动才会指引我们改变现实,使无形变成有形,使僵硬的知识转化为具象灵活的实体性指标和具体性成果。
三、摒弃喧嚣的聒噪,保持灵魂的纯洁和人格的个性,打造纯文章。


愚以为对作文的要求,不应该像兄台所说的那么高。因为我们以往对作文教学所定的起点过高,而对学生的期望更高,所以才使作文成为了一个痼疾。当前最重的是,明确作文的本质属性(记录),培养学生对外关注,对内观照的意识,明确并时时事事落实认识的过程(“知、思、悟、行”)生活之中无物不是写作的素材环境。后面要做的,就是肯下功夫写和修改了。

至于兄台所说的,深度、灵性、灵魂、人格,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而这部分不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完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19: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杂录

1.不是从理论源头上讲应该教什么,而是教学中我们和学生所面临的文本中有什么,怎样把作者的表述,尽量还原为动态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与自身的经验契合尽可能多地去学习文本中所蕴含的东西,进而通过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合而成为一种有规律的法则。

2.语文学科中不变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这些规律可以用来承载政治内容,可以承载各种工作的介绍,可以进行文化的表现与传承。我一直坚持的就是语文研究要研究语言文字运用中这些不变的规律。有了对这些规律的了解,任何人只要通过时间积淀和自身观照意识的培养,就可以形成一定能够自我掌控的语文能力了。

3.“字词句章语修逻文”所呈现大部分是静态的规律,而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应该是动态的运用规律。例如,某一个静态的规律性表述,应该如何是使之依据文本而呈现为动态的认知过程。

4.,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一类文本,这时候,他有什么经验和理性呢?这时候,他依据的是什么?怎样帮助他,在最短的时间认知并熟悉这类文本,才是我关注的内容。

5.对于一个阅读者来说,他首先面对的是对文本的理解过程,而不能过于强调作者创作的实际发生过程,在阅读过程中,知、解、体、用,在不同阶段所关注的内容是不同,这是以一个阅读者的角度出发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阅读需要而涉及的各个方面,都要关注。所以,前面说的阅读者面对文本时,从来都不是单独面对某个“对象(概念)”。因为“认知”对象的过程不是与单一的文字表述的内容相对应的,即便是一个文本,其实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是在认知“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各个方面了,还要加上作者的情感、思路、创作的技巧以及自己可感知的程度的自我肯定等等方面,所以我们从来都不是单独面对某个“对象(概念)”,而是在同时面对若干对象,或者是某一事物的多个层面的上的“对象”。换言之,不管研究者发现的文本呈现中有再多的属性,其实从阅读者的角度来说,他已经在阅读时,直接面对这些属性了,只是有些清晰可表,有些模糊不清,有些似有似无……但这些“清晰”“模糊”“似有似无”其实都在影响阅读者的理解程度。

6.与其说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建构”不如说任何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都是“人生的建构”,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他不是在习得知识,而是为人生的发展做出准备,但我们把知识和理性单独立项时,这些内容已经离开了人而存在,在这个剥离的过程中,我们有可能已经丧失了最鲜活的东西。

7.“认知”对象的过程不是单一的文字表述的内容,即便是一个文本,其实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是在认知“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各个方面了,还要加上作者的情感、思路、创作的技巧以及自己可感知的程度的自我肯定等等方面,所以我们从来都不是单独面对某个“对象(概念)”,而是在同时面对若干对象,或者是某一事物的多个层面的上的“对象”。

8.语文学科的基点是在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上,这个运用规律其实就是反映了人与外部世界各种联系的规律。并非是这门课程想要无所不包,其实是在目前的人类活动中,语言文字无所不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9: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楼fenglong88于2011-01-08 18:55发表的 :


愚以为对作文的要求,不应该像兄台所说的那么高。因为我们以往对作文教学所定的起点过高,而对学生的期望更高,所以才使作文成为了一个痼疾。当前最重的是,明确作文的本质属性(记录),培养学生对外关注,对内观照的意识,明确并时时事事落实认识的过程(“知、思、悟、行”)生活之中无物不是写作的素材环境。后面要做的,就是肯下功夫写和修改了。

至于兄台所说的,深度、灵性、灵魂、人格,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而这部分不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完成的。
兄台说的很对,这是基础教育阶段,当然要求要低点。而理想的写作规范应该还是已真善美为主,侧重的是灵魂的净化和写作技巧的娴熟。当然这个理想与写作现实还是有很大距离的。理想总归是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19: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文教学所定的起点是我要写,而非要我写,从这点上说,hjqz1兄说得确乎有道理,但未免太玄虚。
是作文,还是做文,恐怕很多时候我们在要求学生做文,结果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
今天读宇文所安的《他山的石头记》,自序中提到:“英文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词组:‘enterain an idea’(直译为‘娱思’)……我们接待一个想法,以同情的态度对待它,把它视为一可能性,考虑它带来的后果。可以后来再决定应该接受它,抑或拒绝它,抑或修正它,但是在开始的时候,它只是一种令人感到好奇与着迷的可能。一篇好的散文,应该带给我们这样的想法以‘娱’之。我以为,中国古典文学非常需要‘散文’,因为它已经拥有很多的‘论文’了。”
我想,借用宇文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非常需要“作文”,因为已经拥有很多的“做文”了。而“作文”的前提,就是宇文所说的“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20: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文做文,似乎这种要求只是匠师的标准,照搬或略微改造,缺少的是一种自我的独特体验和思考。阅读要略观其大略,不必咬文嚼字,著文要悦己,方能悦人。另外陶渊明说过读书要不求甚解,常著文章以自娱。所以宇文所安的观点不是首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20: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自我的独特体验和思考而言,这点我和兄的意见是一致的,我所说的“作文”的“作”字,取的也就是所谓“述而不作”中“作”的意思。但我前面所说的,只是侧重于作文教学的起点而言,起点是“作文”,但如何更好地呈现出“作文”,这一过程本身,却需要“做文”。举个例子而言,“爱”,这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但“爱”的文字千千万万,却有高下之分,这时,已不是个独特体验和思考的问题了,为什么有些人会写得好些,更多的人却很一般,难道说他们没有独特体验和思考吗?问题是在于如何呈现自己的体验和思考之上。而这,显然与如何表达,亦即技巧有关。
如果说宇文的观点不是首创,陶渊明的观点也不是首创,读书不求甚解和常著文章以自娱也不是出自于同一篇文字的话,只是在阅读中有所感触摘引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20: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观点兄似乎略胜一筹,另外读书不求甚解和常著文章以自娱都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而非摘引,原文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20: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对不起啊,头晕的,把饮酒自序混在一起了,
喝了酒,很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9 08: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的二位仁兄

“娱”的确是写下文章的一种动机,但不是唯一的动机,除了“娱”出发点,还应该有其他的起点,比如“志”、“怨”、“伤”……

其实如果我们细查宇文所安所针对的内容,我们就会发现,他所针对的不是基础部分,而是成人(甚至是文人)的创作,而“娱思”更接近于作者和读者需要共同遵守的前提,这样才能“思不出位”才不会旁逸斜出“妄论是非”。

退一步讲,即便是以“娱”为目的,也是需要作文者有相当的基础才行,不但要对用来娱乐的东西有所了解,而且还要有长期的操练才行。而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作用不过是“了解”与“短期训练”,所以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能达到以“娱”为动机而创作的,可以说是极个别现象。

袁兄谈到作文教学“我要写,而非要我写”,窃以为这两点之前应该加入“我能写,人人都写”的认识前提,即作文的过程并不是一个被迫完成的过程,也不是一个自我爆发的过程,而是一个每个人都能达到的能力。古人讲,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关键在一个“积”字,而做到“积”并不难。近人讲作文其实是缀文(古称“属文”),而“缀”字也是人人能做到的。

是什么让我们远离了人人能写呢?是对作文缺乏全面认识的过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以成人的标准去看学生的作品。有的老师看到的学生写作文在表达上存在问题,会批评学生如何如何,却没有想到自己当初其实也经过这个阶段的。二、课程设置的问题。中小学学生被过早地要求写作文,学生缺乏生活的基础,缺乏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缺乏正确的引导,最后,大多数是由家长代劳。前两天,同事三年级的孩子语文考试考作文,要求写出350字的文来,而准备工作就是在家写好,到考场上默写,同事帮着自己的孩子准备了650字,心里才有底。三、忽略了优秀文章产生的前提。目前课本里所选的范文都是优秀文章,而教师对学生文章评价的标准就是来自于这些文章,然而,要写出这些优秀文章是有前提的,这些前提就是生活经历、思考深度、情感体验以及对语言文字的掌握的熟练程度。没有了这些根本无法把文章写得优秀(其实都具备了也未必就能把文章写成优秀),而绝大多数的学生不可能具备这些。强行要求必然是欲速而不达了。这就好比,临摹名画,必须要有一定的素描和色彩基础才能做到,而让一个没有受过素描和色彩训练的人直接临摹名画,最后只能是一塌糊涂。

袁兄说“做”是“作”的前提,这一点我很赞同。先写下来,以后完善,这才是由粗到精的必然之路。

袁兄说“呈现爱”与表达技巧有关,也是非常准确的。不过,应该在补充一点,生活中对爱的体验和观照是重要的准备过程。这二点应该是互为表里,缺一不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9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关于这点,可能是兄将“娱”等同于内容上的“乐”了。其实细绎宇文氏的文字,可以发现,他所说的“娱”,是指一种思索的快感,而引发这种快感的,可以是“乐”,也可以是“怨”、“伤”等等。虽然,宇文确乎针对的不是基础部分,而是指学术性文章的思考和写作;但我们可以由此引申至基础的作文教学。这时,所谓的娱思,是指学生自觉写作欲求的激发。

我要写、我能写、我如何写,这几者之间的关联,恐怕很难简单地说出个谁是谁的前提,将其视为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过程,可能更为合适些。

至于说是什么让我们远离了人人能写,我对兄所说的三点还是存有疑问。1、当看到学生写作文在表达上存在问题时,会批评学生如何如何。这里的批评一词,有些语义含糊,我先将之认定为“指出”,那么,这样做似乎并无问题。如果进一步追问的话,是不是我们所说的应该如何如何,其实并不是学生的真实感受?2、过早地要求写作文,过早指什么时候?缺乏生活的基础,指怎样的基础?小孩对生活的感受未必逊于大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可能更胜于大人,因为他们更单纯和执着,和他们的超乎寻常的想象力。缺乏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同样,指什么?是掌握的语汇过少?还是可以书写的语汇过少?缺乏正确的引导?如何为正确的引导?课程设置有问题,是说课程设置中明确规定三年级学生要写350字的文吗?如果是的话,是教材的要求?还是某个学校自己的要求?如果是教材的要求,那么教材做出这种要求的前提是什么?

另外,我想在兄所说的三点之外另提一点,我知道好些学校不鼓励学生多看教材以外的书。以及,更不喜欢学生有自我的看法。

兄说的生活中对爱的体验和观照是重要的准备过程这点我完全赞成,但是,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是在扼杀学生对生活的真正的体验和观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06: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hzyuan于2011-01-09 20:38发表的 :
我想关于这点,可能是兄将“娱”等同于内容上的“乐”了。其实细绎宇文氏的文字,可以发现,他所说的“娱”,是指一种思索的快感,而引发这种快感的,可以是“乐”,也可以是“怨”、“伤”等等。虽然,宇文确乎针对的不是基础部分,而是指学术性文章的思考和写作;但我们可以由此引申至基础的作文教学。这时,所谓的娱思,是指学生自觉写作欲求的激发。

我要写、我能写、我如何写,这几者之间的关联,恐怕很难简单地说出个谁是谁的前提,将其视为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过程,可能更为合适些。

至于说是什么让我们远离了人人能写,我对兄所说的三点还是存有疑问。1、当看到学生写作文在表达上存在问题时,会批评学生如何如何。这里的批评一词,有些语义含糊,我先将之认定为“指出”,那么,这样做似乎并无问题。如果进一步追问的话,是不是我们所说的应该如何如何,其实并不是学生的真实感受?2、过早地要求写作文,过早指什么时候?缺乏生活的基础,指怎样的基础?小孩对生活的感受未必逊于大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可能更胜于大人,因为他们更单纯和执着,和他们的超乎寻常的想象力。缺乏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同样,指什么?是掌握的语汇过少?还是可以书写的语汇过少?缺乏正确的引导?如何为正确的引导?课程设置有问题,是说课程设置中明确规定三年级学生要写350字的文吗?如果是的话,是教材的要求?还是某个学校自己的要求?如果是教材的要求,那么教材做出这种要求的前提是什么?
.......


谢谢袁兄的进一步说明,“思索的的快感”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如果想落实是非常困难的,感官的刺激,毁坏语言的快感已经非常明显。学生中有能写的,但要谈到些作欲求,那只能是极个别的现象了。

对一般成人来说,“我要写、我能写、我如何写”可能是相辅相成的,而对于基础教育来说,“能写”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学生意识到能写,才有可能知道我可以写,进而发展出“我要写”的欲望。

兄提的这些问题很重要。有些我也思考过,但苦于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在要进行这个工程绝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绝不是一个学段内所能完成的工作。简单地说说我能说的。

有的教师所用的方法是草率的,比如说给学生的作文打分分档次,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改,或者以自己的观念去修改学生的作文,这是我所说的“批评”。目前有的教师依然把学生习作,想得很简单,最近看过一位大学教授的博文,他说:中小学一般的课堂习作和考试作文篇幅大多千字以内,时间半小时左右完成。这种说法我实在无法认同。

学生的真实感受可能有,而且可能未必会逊于大人,但表达这个事情是要通过文字的,而不是仅仅付诸行动,词语的积累,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这些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能力是需要长期磨练的,也就是说,仅有生活感受是不够的。如果学生不在学习阶段注意把自己的体验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联系起来,那学生无法把外在的事物和语言文字进行关联与内化,也就无法通过恰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至于所谓正确的指导,我的想法是先让学生写,然后根据情况进行指导,在逐步修改中习得相关的写作技巧。我的那几首作文打油诗中说的“文章本是流水账”目的就是先让学生落笔,然后才能润色修改,这是最基本的功夫,当然也是一个慢功夫。

关于教材的编排,我不想说什么了,以前也曾给出版社相关的人员提出过一些想法,但最终不过是石沉大海罢了。毕竟我不是我所能管的事情。至于课程,从目前的课程设置而言,不理清语文学科的脉络,很难有系统的教材。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语文教学按照文体划分,让学生去学习,然后在这类文体中指出哪部分是议论,哪部分是抒情,哪部分是记叙,我的问题是,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中,哪一个是先存在的呢?肯定是后者,正是后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文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只有先分析文本中的表达方式,才能确定该文章是什么文体。然而教学中,这个先后次序却被颠倒了。而那些表达方式甚至不成为一般的训练内容。

至于课程是否要求学生350字的作文,这一点我还没有验证。但从我所接触的情况看,一般在考试中出现的字数要求,基本都是统一要求的。

袁兄说到了读书问题,其实,学生读课外书,无可厚非,问题是学生读什么样的书。这一点其实也是对语文的认识问题。前些天,有学生在教室看《如果·宅》,其中的表达我实在是不敢恭维(也许我已经落伍了)。以前的课本内容丰富,文章量多,可以既当课本又当读本,如果能系统研习,已经足够了,现在的“课本+读本”道理上也可勉强抵用,但其中又有很多变数,效果就差了。其实,课外阅读书目的指导也应该正式划入到课程研究范围之内的。

匆匆而就,不当之处,请兄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9: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兄一样都落伍了,好些问题也不是我们所能改变的。兄所说的“先让学生落笔”,这个“先”字,是我和兄共同的所在。不同的是,兄说的是“让”,学生依然是被动;而我想的是是学生想落笔,学生主动的。我的想法还是,学生还是先要有我想写的意识,才能想到如何去写。“思索的快乐”我觉得并不是件难事,而且也不存在落实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思索的快乐。为什么有能写的,而“谈到写作欲求,那只能是极个别的现象了”,是不是我们已经破坏了他们的写作欲求呢?

《如果•宅》我没看过,不敢说。但就算以前的课本内容丰富,文章量多,真的就足够了吗?课本是死的,需要人去教,我感慨的是,像兄这样的人又能有几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20: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一个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事情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开始,即如学生来上学也是被动的,非要等到学生到可以主动去做,可能大部分教师都要失业了。

思索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未必是我们的破坏,而是有的学生主动选择的不是学习这一经。

以前的教材虽未必有理想的人教,但如果可看书,起码也不会太差,就如我这样的。现在的教材,再怎么认真看,也不够拎的,因为内容既少,所列又都不实在。

兄的感慨,弟心领了。谢谢。不过自问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教师而已,像我这样的教师,应该有很多,只不过不像我这样爱表现而已。论坛中就有,我就知名不具了。我坚信,好教师以前有,现在有,将来也一定会有,而且会更多——这个是必须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0: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些东西到了一定程度上就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了,我们无法去说,说了也白说,更无法去改变,和兄观点虽不一致,但都尽心焉而已吧,但求心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8 20:16 , Processed in 0.46864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