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陶梦

[【辩证轩】] 陶梦和陶夫人的教育实证研究点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8 07: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教育哲学方面前些日子所读的《教育哲学导论:人文、民主与教育》(陈廼臣)和《教育哲哲学导论》(欧阳教)及GEORGE R. KNIGHT的《教育哲学导论》可以互相参看,其中第一本涉及到了儒释道教育哲学方面的积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19: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5-1 我的教材研究
有田和正
(一)教学研究的起步
——带着具体的目标

1.与“课”相遇——让我猛然醒悟的课
  在学校工作了四、五年后,我开始习惯了学校的生活,并且发觉自己开始有点故步自封了。不能大胆地突破常规,上出不同寻常的课,平平淡淡地打发着日子。

  “再这样下去可不行,我得想办法鞭策自己,让自己成为出色的教师。”这样想着,我就去拜访一位亲密的前辈。

  他对我说:“你终于发觉到这一点了吧?去读一读这本杂志,看看有没有什么感受?然后你再到我这里来吧!”于是,他就借给我一本只有70页的小杂志《学习研究》。

  我拿回来以后马上就读了起来,书中所谈到的与我的想法完全不同,尽是一些让我摸不着头脑的话。但是,书中描述的内容着实让我耳目一新,我很想到教学现场去看一看实际的情况。而这一期的杂志正巧刊登着召开研究发表会的通知,我的热情被点燃了,我跟我的这位前辈说,我想去看看。

  他说:“如果你能再花点时间研究这本杂志,并且带着自己迫切想弄清的问题去的话,效果会更好一些。但是既然你这么想去,这种热情很可贵,那你就去看看吧!”

  我请假去了奈良,当时大概是1962年11月。

  讲课已经开始了,但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很明确的目标,所以根本不知道该去听什么样的课。就这样,在第一节课,我到处走来走去,听了各种各样的课。但是,由于当时我的眼光不够敏锐,没有发现很有意思的课,所以感到稍稍有点失望。

  第二节课,我因为想去听有关“职业”的课,就翻看教案集寻找,发现一位名叫长冈文雄的老师就是上“邮箱和邮递员”主题的,于是我就决定去听他的课。

  课一开始就着实让我大吃一惊。还没过五分钟,我就像是被人狠狠敲打几下脑袋。本想做一些听课笔记,可是手却动弹不得。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如此的震撼。

  课堂上,学生们展示了各小组自己制作的邮箱。这些邮箱做得并不是很好,不过每件作品都包含着学生探索的足迹,每件作品都蕴含着进行新的探索的契机。

  A组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制作邮箱时想出的各种办法以及遇到的困难,然后说道:“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没能成功地安上箱顶,暂时就这样搭在上面。等课后再把它粘上去。”

  这个小组一发表完,学生们就针对“箱顶”的问题议论起来。学生们竟然如此热烈地发言,这着实让我吃惊。

  正当我觉得学生的讨论越过了高峰时,教师发言了:“既然箱顶这么难盖上去,那就不要勉强了,不要箱顶也可以的嘛。”

  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激动起来,他们的眼睛闪着光芒,执着地解释做箱顶的必要性。面对教师的反驳,学生们也毫不示弱,真有一决胜负的样子。

  在一旁听课的我也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非要箱顶不可?”“怎样来说服老师呢?”

  如果这堂课是由老师首先向学生发问:“为什么必须做箱顶?”,那么课堂又会变成怎么样呢?学生还会像现在这样全身心地投入思考,想方设法说服教师吗?我感觉到教师提问的方法和时机是多么重要。

  B组制作的邮箱投信口没有档雨板,C组的邮箱上面没有标明邮递员收取信件的时间,D组忘记了留钥匙的插孔,E组的邮箱内部没有做成倾斜状……每个小组制作的邮箱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我以前一直以为教材和资料是不允许存在缺陷的,它们必须是完美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没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

  可是,这一次我突然认识到,为了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去发现缺陷,思考如何使其变得完美,有缺陷的教材反而更好。

  在要求学生动手制作实物的时候,一般的教师总是追求学生的作品如何更加完美,而不同寻常的教师却追求不完美的、由学生亲手制作的自然的东西。我深切地感到,重视不完美的事物才是对待教育的正确方法。

  在课上,每个学生的发言也是独特的,没有一个学生说的话和教科书本上写的一模一样。他们的发言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的,是非常愉快的交谈。

  长冈老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经常出乎我的意外。最初我很纳闷:“为什么要用这种装糊涂的方式提问?”可是,渐渐地我开始明白了,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为了动摇、推翻学生原有的想法,让他们真正投入身心地去探究,去形成自己的想法。

  在相遇这节“课”之前,我以为,所谓“教育”就是将学习指导要领和教科书上写着的东西认真、准确地教给学生就行了。只要教得多,学生就能得到培养。而且我还以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缺乏,是因为这个学生本身素质差的缘故。因此,我的课从来不能真正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启发他们去自主地进行探究。

  从那节课后,我的教育观彻底地改变了。我感到原来笼罩在我眼前的那团云雾突然消散。我想,这就是我所要追求的“课”。
2.迈出实践研究的第一步——寻找研究的问题

  当我在写教学计划的时候,我心中模仿着长冈老师的课,设计了“邮箱”一课,思索着怎样才能像长冈老师的课那样让学生开展充满生气的探究活动。

  但是,实际上我的课并没能顺利的进行下去,学生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呢?”我陷入困惑中。

  我发现,原来我是被长冈老师的课的有趣性所吸引,一味地模仿他课中表面的东西,却没有能够真正理解他潜在的思想,也没有像他那样为一节课做任何铺垫。

  另外,我想一节课只是学生整个探究活动的一小部分,自己有必要从头开始完整地听一遍课。而且我发现至此为止,我还没有掌握教育的根本,所以我决定重新开始教育实习。在征得长冈老师的同意以后,我跟随先生学习了一个星期。

  我开始探索日常的每一节课应该怎样上,如何通过这些课的积累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虽然听课只能帮助我解决一小部分问题,但是我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一次课的背后究竟应该做哪些铺垫;经过哪些教与学的活动,才能让他们发表学习成果;所谓学生的探究活动到底是指什么;教材研究应该怎样进行;应该怎样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状况;怎样来掌握教学的技术等等,这都是一些必须学习的内容。
原来迄今为止的我连自己应该探究什么样的问题都不知道。

  我重新把自己当作新教师,开始了对教学实践的研究。不可思议的是,学生逐渐开始有了一些变化,课堂也渐渐地变得有意思了。正在这时,我调动工作去了福冈大学附属小仓小学。那是在1967年。

  4月份,我被要求开了三次校内研究课,累得筋疲力尽。6月份公开课结束后,学校又立即要求我开校内研究课。那段时间,我连梦里充满了对研究课的恐惧,时常会梦魇。这一年内,我一共开了十一次研究课,身心疲惫,几乎崩溃,完全失去了自我。

  我又倒回到新任教师第一年的状态。但是,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模仿别人了,我开始发现,单单模仿他人的课是不行的,只有通过自己实践获得的东西才是真正能够掌握的。我决定通过实际的教学来形成自己的思想。

  从实践的角度来考虑,我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钥匙全部都在学生中间”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以此来激励自己,直到今天。

  在小仓附小,也就是在我迷失自我的时候,霜田一敏先生(现任爱知大学教授)正好调到福冈教育大学。对我来说,实在没有比这更幸运的事了。他是我的理解者、支持者和研究的合作者。他使我重新鼓起了勇气,渐渐地我的课开始有了自己的特色。

  1976年4月,我调到现在的学校工作,又一次面临自我改造的压力,虽然辛苦,但是努力地创造着一个新的自我。所幸的是,这所学校有很多教学能手,能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但是,在这里没有人来教我。在小仓附小,我有一种被鞭打着而学到不少东西的感觉,而在这所学校,我必须独立地去做一切。它的好处是,只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就可以自由地从事自己想做的研究。这是一个真正的研究型学校。

  有一个前辈曾这样对我说:“如果只是在学习指导要领的框架内搞研究,就没有必要特意到这所学校来。要摆脱束缚,去研究怎样才是真正地为了儿童的教育。”他的话让我再次恍然。

  什么是真正地培养儿童的教育?我细致地观察着学生,进行着算不上是真正研究的研究。


3.追求“我的课”——在实践中思考

  如前所述,以前我一直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充实一节课上。

  直到1970年,从我上关于垃圾的课时,我的想法逐渐发生了变化。改变的契机是,我发现那些平时在课堂上完全不活动的学生(我是这样认为的)竟然在进行非常了不起的探究活动,而且还将他们的活动写进了作文。

  我开始觉得,课就应该是先让学生独立地开展探究活动,然后给他们相互碰撞、各自探究增加动力。原来,我是以一节课为单位思考课的上法,现在我开始在更长的时间单位里思考教学,并且注重观察学生在课与课之间发生的变化。

  我觉得要真正上出有自己风格的课,除了放开手脚、忘我地实践以外别无它法,为此我开始了教材的研究。

  映入我眼帘的教材是“垃圾”,当时垃圾问题还没有成为社会问题。

  对垃圾做了四个月研究后,我开始上课了。一开始进行得不太顺利,很是辛苦。可是不久,学生都像得了“垃圾病”,成了“垃圾的狂热者”。在这里,我举一个学生的作文作为例子。
澡盆里的垃圾
作者:三年级 清柳美和子

  昨天我洗澡的时候,看到哥哥正戴着潜水用的眼镜潜在水底,我便也想着要潜下去看看。

  这时我想可以调查一下浴盆盆底是否垃圾,于是就潜了下去。正在这个时候,突然想起了老师的话“在调查之前要先假设一下”,于是我慌慌张张地钻出了水面,假设到:“我是第一个洗澡,不会有垃圾 。”
  然后,我又一次潜入盆底。我发现有一些头发和棉布的碎屑。我想,那是头发与毛衣上的毛粘在了身上被带进澡盆里的吧。
  学生整个地对垃圾着了迷。所谓学生“拥有问题”,指的就是这种状态吧。问题完全融化于生活中,成为生活本身,即到了“生活即学习”的状态。

  青柳这个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参加活动,但是她却写出了这样的文章。从这件事中我开始认识到:仅仅让学生发发言,让他们稍作点思考,这不是真正的课。课不能追求形式上的有趣。课在多大程度上占据了学生的心灵,在多大程度上动摇了学生原有的想法,这才是最要考虑的。

  这一次持续了29个课时的“垃圾”单元带给我的影响远比“邮箱”那一课要深远得多。

  虽然,我至今还是认为自己在教学上做得很不够。但是,我在课上多少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了。这一切归功于我遇到那些非常优秀的、值得我学习的课,还有那些逼迫我不得不进行自我改造的事件,以及那些我有幸遇到的优秀老师。

  总之,我感到自己要追求的目标渐渐地清晰起来。从这以后,我开始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20: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教学研究与教材研究

1.教师的探究心

  迄今为止,我遇到了许多值得我们敬仰的优秀老师,他们对我的影响很大。但是给我影响更深的、让我学到更多的还是我的学生。

  当然这些学生是指参与实验课的学生,而并非在平时的一般课堂上的学生。

  显然,当他们热衷于什么,当他们在追求着什么的时候,他们教给我一个崭新的世界。当然教师本身是否有心去追求它们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即使在你的眼前摆着通往另一个新的世界的道路指南,你也不会发现它。

  在垃圾课之后,我开始研究“开发关注力”的教学,在这里他们让我发现了一个与“垃圾”主题的教学中所看到完全不同的学生的世界。

2.对一年级学生“刮目相看”


  好久没有担任一年级的教师了,发现许多学生爱随意空想,空想程度超出我的意料之外,这让我非常吃惊。

  于是,我感到,必须改变学生们这种随意空想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拥有一种更鲜活的、更有生命力的思维方法,使他们拥有关注各种事物的能力。这不正是我指导一年级学生的重点吗!

  所谓“关注力”,就是对事物具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和感受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我决定将它与写作结合以来。因为我想,通过写作,可以促使他们观注身边的各种事物,引发他们的疑问,唤起他们探究问题的热情,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生活。并且,我准备将“由写到观察”与“由观察到写”这两者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为寻找写作素材而开展的活动可以促动学生关注身边各种各样的事物,从而使观察生活的眼光变得敏锐,而一旦关注力增强以后,素材也会变得丰富,写作活动也就变得轻松快乐。


  5月末,学生写出了这样的作文。
5月31日

  昨天,在公共汽车上,我发现一张张不同的脸:为难的脸、生气的脸、可爱的小学生的脸、也有像黑社会的人似的脸。

  而我呢?别人看到的我的脸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一定跟我在镜子前看到的一模一样吧!

  一年级学生到5月份,竟有人能够关注这样的事,并且还将它写成了作文。这不正是学生在热情高涨地关注各种事物的证明吗?


7月13日
  
昨天下雨,我家房子有点漏雨。于是我就把报纸贴在漏雨的地方,又在地上放上洗脸盆、水桶、金属锅和土锅来接雨。

  我倾听雨点的声音,发现金属锅发出很高的“do”的声音;土锅则发出很低的“do”的声音,而且它的声音也很小。洗脸盆和水桶发出中间的 “fa”的声音。

  当我读到这样的作文时,我惊呆了:这是怎样敏锐的观察力啊!对大人来说,再没有比漏雨更让人感到惆怅的事了,可是孩子却能用这样美的视角来看待它!学生的成长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我惊叹于学生巨大的发展潜力,从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3.教材化的方法


1月24日


磁铁之迷

  昨天从学校回来的时候,我将磁铁系上一根带子,带着它上了公共汽车。

  我先把磁铁贴在车身上,结果吸住了:“果然是铁的!”
我又将它放在车票箱上,果然它也是铁的。我又用磁铁去吸椅子,发现椅子也是铁的。我还让驾驶员给我吸一下他用的麦克风,那也是铁的。


  电车车站前面的站牌也是铁的。用来剪车票的剪刀也是铁的。站台上的垃圾箱也是铁的。电车也是铁的。

  我下了电车,一边走着一边用磁铁去吸自己认为是铁的东西。人行天桥的两边护栏也是铁的,但是走路的地方磁铁吸不住。

  五金店的门前摆满了各种金属制品,我觉得很意思,就试着一个一个地用磁铁去吸,结果店主生气地大叫起来,我吓得拔腿就跑回家。

  我想,如果能拿着磁铁到五金店去查一下哪些是铁器的话,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可是我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能让店主不生气。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大的东西有这么多是用铁做的啊。这实在很有意思,但是也让我感到有点可怕。



1月25日
  从学校回来的电车上,我的脑子里全是关于磁铁的事。(中略)尽管铁变成了电车、汽车、钉子等等各种各样形状的东西,可是只要有磁铁,马上就可以识破。

  “看,我了不起吧!”磁铁说道。

  一年级学生在12月份学习了有关磁铁的知识,那时,森田问我:“为什么磁铁只能吸铁做的东西呢?人都没有这样的本领,为什么磁铁却能够呢?我无法理解?”带着这个问题,他就开始研究磁铁的性质了。一个月以后他将这些都写在了作文里。


  我当时正在思考:“选什么样的素材作教材比较好?用什么样的方法呈现给学生才能唤起他们的探究热情?”看到他的文章,我感觉我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了。

  二年级的时候,还有学生调查一颗稻穗有多少粒米,发现一颗大约有3,000粒米。而我们每天大约要吃掉150克米饭,相当于三颗稻穗的米粒。


10月31日

  昨天,我数了数体育馆那边道路两旁割完稻子以后留下的稻茬。
  (竖排44株,横排44株。)
  (竖排83株,横排50株。)
  (竖排206株,横排218株。)


  有那这么多株。

  我想,田里的稻茬是很整齐地排列着的,如果知道了横排和竖排各有多少的话,只要将两个数字一乘,就可以知道稻茬的总数了。于是,我数清楚了每块稻田里竖排和横排的稻茬数目,回家让妈妈给我算了出来。

  这样一算,发现一共有50,994株稻茬。根据这些稻茬数目算出来的米粒数量可以让我吃16,998天,一共46年零208天。这个时候我已经53岁了。

  我感到很惊讶,这么小的稻田竟然能够收获这么多的粮食!
要是比这更大的田的话,那么在我还没能吃完的时候,我已经死了。


  我想,开发并呈现能促进学生像森田和山本那样去探索的教材,不正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吗?


  这样的教材是不能远离学生的教材,它必须是从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我认为这是教材开发的关键。

  另一方面,由于我为学生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潜力而感到吃惊,因此我的态度从“让我来教学生”转变为“让学生来教我”。我开始思考如何“与学生一起来探究”。

  有了这种变化后,我发现自己比以前更能“看见”学生了。
我认识到:我的教材研究离不开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的核心就是要设法使教材和学生之间互相撞击,迸发出火花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20: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对于“教材”的看法

1.何谓“教材”

  我们平时会经常谈到“教材开发”,可是到底为什么要进行教材开发,应该怎样来开发教材呢?

  “教材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动摇他们原有的简单的思维方式,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

  换一种说法,就是为了用一份好教材作媒介,将蕴藏在每一个学生深处的各种能力引发出来。

  因此,那种开发对任何课堂的任何学生都适合的教材在本质上是行不通的。教材只有立足于一个一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才具有生命力。

  但是,一般都认为,教材是与学生无关而客观存在着的(例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的内容),认为教材就是“为了达到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而被筛选出来的文化素材”。

  我以为,这样的材料最多只能称为素材,不能称为教材。

  教材要真正成为教材,其本身必须是能引发学生对它的兴趣,并且能促动学生持续地探究它。只有当学生们遇到素材后,受到震动,一门心思地想着“诶!这是怎么回事?”“这个好奇怪啊!”等等,并开始为探究而行动的时候,这个素材才成为对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教材。

  而且,所谓教材,就是“将看不见的社会,用某种看得见的形式具体显现出来的材料”。

2.学习内容和教材的区别


  所谓学习内容,就是在编制社会科的课程时,为实现社会科的目标,从社会科学诸领域的成果和日常社会现象中挑选出来的、学生应该学习的事物,是将目标具体化的内容。这在教学大纲中被称为“内容”。

  而所谓教材,就是指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社区和学校等等环境条件以及班级实态的基础上,对于具有较强普遍性的“学习内容”加以重新审视并加以补充的、“教师自主选择确定的学习内容”,它直接与课堂教学发生联系,是连接具体化的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即学习内容—教材—学生〉。

  而且,教材不是某个客观的存在,它一定是被教师把握了的内容。只有当教师带着“无论如何要让学生去探究这件事”这样的强烈愿望来使用教材时,教材才真正成为“教材”。就是说,教师要用其振奋的精神和魅力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使他们能够满怀热情地展开探究。

  概括地说,那些不包含教师的热情和疑问的东西不能称为教材。反之就可以成为教材。这样的话,教材的含义就变得极为广泛了,本书持的就是这种立场。

3.所谓教材开发


  所谓教材开发,就是指对那些在学生周围无限存在的素材,通过转换视角,重组内容,改变顺序等等方式进行加工,使学生能从中产生问题,激发起探究的热情。就是让学生带着新鲜感、惊奇感重新去认识那些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熟视无睹的事物,那些我们似乎每天看到而实际上又没留意的事物。

  教师开发选择了某一教材就意味着他不选择其它的教材。因此在教师选择开发教材的过程中,他本人把握学生现状的方式,他本人的价值观等等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其中深藏着教师自身对生存方式的追问。

  我认为要想开发教材,就要去开发那种能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已有的各种知识和经验、并且能更强烈地动摇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教材。

  因此,我们评价教材开发的成功与否,应该根据“开发的教材在多大程度上动摇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或经验,在重建学生的这些知识和经验的时候它发挥了多大的作用”这样的视角来进行判断。
我常常想,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我要在头脑中时刻想着“教材是我们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教育就是当所教的内容全部忘记的时候还能留下来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1 00: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学期伊始,又一次进行教案的加工整理,因此对“教材”问题同有感触,在这里配合写几句。

作为一个近十年来改用自编讲义上课的人,我觉得,区分地使用“教材开发”和“开发教材”两个表达,可以更方便表述思想。

本质层面上,前者是“为有源头活水来”,后者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前者讲究的是从有到活,娓娓道来,后者追求的是从无到有,不拘一格;前者相对侧重传道的技术/艺术,后者相对关注传道的路数/进路。操作层面上,前者强调教师方面的深入浅出和学生方面的得鱼忘筌,后者强调教师方面的博采众长和学生方面的渐入佳境。

然而的确,不管对象、课型有何差异,“教育就是当所教的内容全部忘记的时候还能留下来的东西”,不管我们想到这句话的时候手中摩挲的是教材还是讲义。祝福学生们一路走好!也向孜孜于教育教学的陶氏夫妇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23: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4楼cicerocicero于2012-09-21 00:35发表的 :
新学期伊始,又一次进行教案的加工整理,因此对“教材”问题同有感触,在这里配合写几句。

作为一个近十年来改用自编讲义上课的人,我觉得,区分地使用“教材开发”和“开发教材”两个表达,可以更方便表述思想。

本质层面上,前者是“为有源头活水来”,后者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前者讲究的是从有到活,娓娓道来,后者追求的是从无到有,不拘一格;前者相对侧重传道的技术/艺术,后者相对关注传道的路数/进路。操作层面上,前者强调教师方面的深入浅出和学生方面的得鱼忘筌,后者强调教师方面的博采众长和学生方面的渐入佳境。
.......


惭愧,上面帖子里的内容是日本人的东西。

感谢您的补充,让其中的异同更清晰地展现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23: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白莽作〈孩儿塔〉序》看语文教材的使用问题

  今天晚上,一位朋友自称学生,来问我如何上语文课的问题。她问:“怎么能让学生喜欢接受不好读的经典呢?教材上的内容有些枯燥,老师都觉得没意思。”“不好意思,脑子里有个问题,(就)说出来了,自己没多考虑。”

  “经典中也有易读的啊。”我说,“您说说哪些经典是难读的?”

  “我现在用的是郑桂华老师编的高二教材。”

  “不论哪一份教材,您举一个例子。”

  “《白莽作〈孩儿塔〉序》。虽然好读,但是离学生的世界很远。”她似乎又承认有些经典易读了。不过,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无论难易,有些经典离孩子的世界很远。这是当下常见的一个论调。但是,从后来的谈话看,这位老师不承认她受到他人的评论的影响。

  “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吗?”我问,“学生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想到办法了,但是课时不够。”从她这句话里,您大概可以知道,这是一位新老师。不错,她说她在实习。她对自己的问题认识得不全面,更不系统。都是碎片。所以,说起话来,也是一片一片的,连接不成整体。


  “什么办法呢?这样的课,一节课不够,两节课应该可以了吧?”我问。

   “我把鲁迅的成长分成三个时期,少年鲁迅,弃医从文,笔墨纵横。给他们一些已经学过的鲁迅文章做阅读材料,让他们去评价鲁迅。”这是一般语文老师的思路,一定要有这样的背景知识。

  “学生的世界是具体的人的世界。所以我这样设计。”我想她是不可能准确回答什么是学生的世界的。“具体的人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世界呢?在概念里绕弯子,循环论证,都是这个样子。

  “这样做恐怕有点不妥。”我指出她的徒劳,但没有明说。“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世界是交叉的。很容易上手。”


  又问她:“在郑的教材里,这个单元的目标是什么?本课有导读和课后习题吗?”

  “有的。‘书话与书评’专题。让学生利用书评,遨游书海,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没办法,只得问她:“书评如何写?您谈一谈罢。”

  “我觉得重点在利用书评,分辨、选择书目吧。应该还没有到写的程度。”她认为她的学生还没有到写的程度。这有点不对了。

  “你为什么说是和学生世界交叉的呢?”她继续问我。

  “可以这么想,但也可以有另外的想法。”我评价她的做法。“当然和学生的世界有交叉。您受到外界评论的影响太深了,没有真正的从文本本身和书评写法上认真想一想。”

  “我有让学生总结鲁迅写序的思路,试着评价鲁迅的序,并且提供一些阅读材料让他们总结其他写书序的方法。”还要将相关的材料提供出来。为什么要提供?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找。从网上、书店、图书馆,自己找。她机械地掌握了教材编者的意图,不懂得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而动

  “嗯,这样有点对了。但是不是一种巧妙的教法。”

  “我没有收到外界评论影响,直觉吧。当然可能是错觉。”

  “能否巧妙一点,不给学生一种教知识的感觉呢?”我同时告诉她,“您说的‘学生的世界’,可能就是外界的话语。”

  “我之前有何学生做过访谈。”她确实努力了,但是功夫没有用到要害处。

  “化难为易,激发兴趣。”引导是一件难事,我也觉得困难,“我提示您想一想,书评应该如何写?这篇文章又是选择了什么角度?注意鲁迅的情感及其表现。”

  “我不该这么冒失地打扰您。”

  “没有。很感谢您的真诚。我只是想启发您,而不想直陈我的看法。那样,不会有长进。”

  “嗯,明白。”

  “从写序的情绪入手,介绍两人关系,写人物,然后是对书的评价。评价角度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的意义。鲁迅的情感从惆怅到更加惆怅,激动想要流布,然后猛然停住‘我不能’。在写作品意义的时候,都是整句,情绪一直飙升。”

  她分析得还不错。“与学生有什么联系呢?能否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他们会对哪些东西感兴趣呢?也就是说,学生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呢?”

  “具体的有意思的人和事。可是课文好严肃……”她还是无法冷静地想一想,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点在哪里。或者是不会想。

  “这篇文章里有没有吸引学生、引起他们讨论的地方?”

  “学生不喜欢严肃的事情?不一定的。”

  “有的。和娱乐有意思的相比,就不行了。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吧。”

  “严肃的课文里也有打动学生的地方。”

  “我知道你的意思。”

  “这种想法片面了。”我说,“教学又不是脱口秀。”

  “太正面学生会觉得老师很装。”

  “两回事。”

  “谈严肃的事情,不是说教。”

  “我有一个环节,找出很多人对鲁迅的评价,试着让他们学着有自己的视角去评价别人。”她说,“毛泽东、钱理群等人的,学生都不知道这些人,除了毛泽东之外。”她还是愿意做一个学究,没有将备课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没有思考如何启发学生。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研究教材、分析教材上了。这样的课堂,传递的是知识,却不会有授人以渔的效果。

  “您至今未回答我,序文和书评的写法有什么主要特点。上课没必要牵扯太多。”

  “不好意思,我语文基础不好。序文和书评的特点是不是选择某个视角然后发表观点呢?”

  “可以这样说。您现在先看看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会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想一想,在实现单元目标和本课目标的前提下,如何结合兴趣,抽出一个教学主线来。”孩子在一旁打扰,我无法将对话进行下去了。

  “关于白莽的描写?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面也有,老师讲过了。”

  “您先想。”

  “我就是觉得学生没有很主动的兴趣。至少我这个班里的学生 老师讲到哪里都不知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在找借口?”

  显然,是老师没有调动他们的兴趣。我不想评论。接着提问:“如果鲁迅换成学生,白莽是这位同学的一个朋友,会是什么样子?鲁迅写这篇序,抓住了哪一个点呢?”

  “对亡友的怀念。”

  “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如何怀念的呢?选择哪个点怀念的?”

  “其人、其文。”

  “这篇文章的切入点在哪?其人,其文,多大啊。您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可能不够。”

  “鲁迅对白莽的外貌、语言、神态描写。”

  “鲁迅写这个序文,按一般的套路应该怎样写?鲁迅是怎么写的呢?您说的外貌、语言和神态,只是一个段落里的内容。”

  “一般套路可能直接评价文章怎么好怎么好吧,鲁迅从景物和情绪入手,引出写序的事情。”

  “这不是这篇文章的关键。引出了什么样的事情和情感呢?”

  “更加惆怅啊。想到五年前朋友牺牲的事情。”

  “只是这一点吗?还是没有击中要害。您能否将这篇文章认真读一遍,不加预设,不受他人评论的影响,自己去读,看看鲁迅是如何作这篇序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我没有受别人影响,没有看评论。可能本人的阅读能力有问题吧。”

  “那好,自己再读一遍。您的阅读能力没有问题,是因为您还没读够。不要怀疑自己,您有足够的水平来理解这篇课文。”

  她读了一遍之后,开始回答我:“从情感的角度,写出了白莽和他的作品引起了鲁迅的情绪反应,表达了白莽的乐观,坚定,也体现出鲁迅对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心。”这还是套话。

  (明天继续这一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4 16: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越然
  周越然(1885—1946)字之彦,浙江吴兴人,南社社员,曾任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副社长,兼英文科科长,以编著《英语模范读本》闻名全国。其藏书楼日言言斋,为一幢西式之二层楼房,以地处闸北,被毁于“一·二八”战火中,藏书亦随之化为灰烬。大量收书约在二十年代初,“八·一三”之战事初起,上海多有藏书之家以书易米,周氏于街头巷尾遇有不可不保存者,辄毅然购下,如《清内府旧钞剧本六种》、《鼎峙春秋》(内剧本多种,为世间孤本)、明刊《清明集》以及稿本小说、名手依丁氏8千卷楼藏本影写本等。当清末吴兴丽宋楼藏书散出之后,东渡之前,周氏得其八种,内有宋纂图互注《南华》真经、稿本《吴兴蚕书》、明初本《管子》、吴钞《疑狱集》、丁钞《栲栳山人诗集》等等。其明人写本宋岳珂《愧郯录》16卷,为祁氏澹生堂藏书,有澹翁手跋及毛子晋、季沧苇、朱锡鬯等印记。
  “一·二八”战火中毁书线装书178箱,西书10佘大橱,嗣后复起收书之念,累年所得亦不在少数。抗战后期出任伪职,为世惋惜。殁后,藏书为子女散售而尽。著有《书书书》等著作,自述藏书经历,文字朴素,饶有趣味。

周退密 宋路霞著.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04月第1版.
周越然的教育思想:
  周越然,上大后期任英国文学系主任,讲授西洋文学名著选读及英文文学翻译,每周十二小时。
  此人系逊清秀才,上海广方言馆毕业,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曾编《英文模范读本》,以广销致富
  为使文学与翻译结合起见,所授英国文学名著以有中文译本为限,指示学生对照阅读,研究翻译凡例。一学年中只选讲十篇,不厌其详,务使学生心领神会,运用自如。每逢学期总结,学生须实习翻译一篇,至少三千字左右,材料自择。周以秀才出身,崇拜严复‘信、达、雅’三原则,故立文言翻译。谓文学翻译尤应注意‘雅’字,自翊为国内研究英国文学的老前辈,胡适系其学生。曾计划整理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择优加以注释,中英文对照刊行,以便学人研究,但未实现
李良佑 张日升 刘犁著.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08月第1版.


   其二,此时期的外语教科书呈现出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的时代特点。此时期的外语教科书多以外文读本为主,大量的西方文化知识被作为外语学习的主要内容。读本大多是反映西方政治、经济、科学、文学、风土人情等内容的文章,使得外语教育一改过去只偏重语法知识以及官商来文学习的狭隘局面,外语教育开始具有传播西方文明的主体功能,所采内容多是外国风土人情、科学文化、名家小说与寓言,课文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妙趣横生,引人人胜,启人智慧。不仅能扩大学生的世界视野,而且能提高读者的道德觉悟。特别是所采寓言,尤能补助修身教育所不及。如《伊索寓言》,《鲁宾逊漂流记》之类,其文简短平易有趣味,而在英文界又为上乘文字。这是时人世界意识增强在外语教科书中的具体表现。

  如周越然编著的那套《英语模范读本》,

  第1分册主要教授日常生活所用字句,如人身各部位的名称,学校所见事物以及数目、时间、建筑、衣服、食物、动植物等重要名词,写读、跑跳、观看、坐立等动词的使用,并随课文附加发音、书写、语法等练习;

  第2分册采用故事形式,教授的是美国城市生活,如街道、方向、火车、轮船、汽车、商店、银行、货币、医院、游艺、图书馆、美国著名历史人物等等;

  第3分册涉及的是较广泛的国外生活,尤其注重英国,目的是为学生以后出国留学或从事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往的事业打下基础。教材内容上包括英国的重要城市与交通,英国的家庭与日常生活习俗,英国的宗教、物产、商业、邮电、学校、军队、气候等概况。

  总之,《英语模范读本》的素材皆取自西方社会尤其是英美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容的生活性、趣味性、生动性、文化性特别突出,把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英语模范读本》成功的根本所在。

   粟高燕著.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变奏.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04.P165-6


  ……显然,《英语模范读本》与《中学英文读本》均重视对学生进行西方人文、生活知识的传播与教育。正如《英语模范读本》导言(Introduction)中的第一条声称:“学习外语的最重要目的不是语言知识和文学语言的掌握,而是要掌握口语会话及提高文化意识。”(周越然编:《英语模范读本》第3册“导言”,1918年初版,本书为1933年版。导言本为英文,中文系笔者自译。)





  据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中的回忆,最初提出办函授学社的编译所英文部编辑周越然

  他的提议立即被张元济批准,于是在7月份正式成立,并作为编译所附属机构,由张元济兼任社长。一开始先在英文部作试点,开办英语专科。

  茅盾曾忆及1916年8月初人商务时,就被张元济分配到英文部,专职批改函授学生的作业。张元济并非挂名社长,学社的教材、师资、费用诸事务他都亲自过问并予指导,为发展函授事业倾注了很多心血。他的日记中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如1916年4月18日,记有他约请在沪创办商业函授学校的美国人精琦共进午餐,商谈合办函校之事;7月28日、31日,记有他对宁波分馆、广东分馆在吸取函授学费方面做法的具体处理意见;8月28日,记有他与英文部主任邝富灼的谈话,他说“函授部开办十一月,有学生八百余,实收一万五千元,应加推广。拟添改稿一人。”“可即定一代摹生徒奖励法,或每代招一人给奖二元。万国函授学堂奖券亦拟仿制,取书作四元用,交费作二元用,并将一二级讲义速行修改,以励初学”;1917年3月17日,“拟定国文函授办法及预科门类”;9月15日,“告伯训:伯俞编纂国文函授讲义,注重指示方法,如令其句读、分别段落,浅深递进、文俗互译,即附题目于讲义中,均谓可行。”①函授学社从1915年9月开学以后,发展十分迅速,“前后数年之间,参加函授学社的学员近万人以上,毕业者数千人;毕业后有考取税关及邮务、电报等局办事员者,有任汇丰、中国、交通银行办事员者,亦有升人各专门大学进求高深学问者。”②1922年至1925年间,又陆续增设了算术科、商业科、国语科、国文科等,聘请胡明复、钱智修等担任专科主任,并配备较高水平的批卷员。商务函授学社在师资、教材、设施诸(①《日记》第46页、93页、95页、112页、188页、283页。②唐锦泉《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函授学校》,《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方面都有当时一般的函授学校难与相匹的优势,因而吸引了大量的社会青年和职工前来求学。我国教育思想家杨贤江,就是通过在函授英文科的学习后,开始从事外国教育学著述的译介。据美国《纽约时报》1930年6月1日的报道,已有三万二千名学生先后从商务印书馆的函授学社中毕业①。函授学社在1933年初改名为上海市私立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后,在规模和科目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扩充,直至1946年9月才停办。

张荣华著.张元济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03. 71-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8 21:38 , Processed in 0.34945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