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ljw2000

[【主题讨论】] 你有抄书的想法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3 17: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时抄过借来的书,整本整本的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 18: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抄过,考研的时候抄过

呵呵,我本来是学理科的,从来就不知道文科科目该怎么学,为了应付考试,就抄,抄了再背
刚读研究生的时候觉得当时的抄书很有用,因为有关那个方面的东西我都记得,而且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比其他同学强,但现在写文章,思考问题的时候重新拿起那本数,呵呵,觉得跟没有学过一样。因为抄并不等于理解,而理解是需要在实践中完成的,在问题中达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00: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抄书由来已久,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复制的需要嘛。

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好象已经成为老例。不过在如今科学发达的年代可得到改改了。

抄书不如照书,应该是比较可行的。当然这个是从保存资料的角度来讲的,用个数码相机把书拍照下来,回来后,OCR下就可以。方便呀。

当然,如是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和“读十遍不如抄一遍”的角度来讲,那么,还是可以抄的。

当然,现在的记忆理论百花齐放,怎么学习 也值得重新思考了。

有的人是享受抄书的乐趣。

用蝇头小楷把自己喜爱的内容恭誊于洒金笺上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呢。

附一张OCR鼠标的图片,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8 1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是语文老师,个人觉得抄书是一种很好地习惯.可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当然要有所选择,只要那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才有抄下去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8 13: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奖威望还在进行吗?这是我第一次参加...

抄书这个想法一直有.但行动时断时续.很忙的时候就暂停一下.我一般是每天抄上一百字左右,喜欢照着唐诗三百首和元曲抄.其实刚开始是想练练字的.自己也喜欢古诗词,后来觉得必须得每天接触一下,要不成"文盲"了---我是学理科的,这样没坏处.而且久了对我来讲还发现有一个好处,短短十分钟,就可以让我的心绪十分平静.不过这点可能就因人而异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9 09: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恕我直言,如果仅仅是为了记忆深刻,抄书的效果会胜过记书,背书么??
诚如楼主讲的,用电脑,打字容易而且整理也方便,但缺是很难记牢!几乎打完字以后就在什么都忘记了。那么抄书如何呢?
  ——必须认识到一点,用电脑或者在笔墨已经让位于电脑背景下重新用笔抄,都无非是把脑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虽不绝对,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这样的!),对保持记忆没有任何好处
    抄书,估计最后什么都记不起来,只记得当初曾挥汗如雨,而今却脑海空空,只记得抄本身的痛苦了。
  所以,我从没有想过抄书,但是我却背过书,为了学好英语,我背下了一正本大学英语精度(第三册)。效果很好,我当年就过了六级。
    所以,如果是为了记住,抄之无如背之,除非你抄30-50遍,否则抄完你也记不得你都干了些什么。
   自己的体会,得罪哪位苦行僧,表示歉意。同时对这种行为表示敬佩,但决不轻易效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9 09: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但不是所有的书抄书的过程其实就是理解的过程,每读一遍书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好书要多读,抄抄业很有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0 11: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抄书毕竟不是什么乐趣.记得学校里当学生做错了一件事或作业不认真的时候,老师经常罚学生抄书几遍,可见并非乐事.其次,则是在贫穷中或书籍匮乏时,硬抄之抄了.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其例一也.上世纪文革中手抄本的流行,那是精神之贫乏也,当非真心之传抄.此二者,余皆得以身历之,只不过非做老师的罚我抄,而是我为教师,罚学生抄,想来可笑.也有无书读时之抄,然也抄有忘义者,记得美学风行时,曾抄过整本的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然为抄书而抄书,其内容至今亦未了了,等到有原著可购到后,便成为一代之记忆而为镇室之宝也.再借用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作结:"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我不提倡抄书,但应养成随录之习惯,以备忘也,不管是用手写抑是用电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0 13: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用思维蹈图做一下,把关键词记下来。
我曾经超过书,如道德经和古诗,但是现代文我觉得没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ua668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10 14: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幼酷爱读书,有同学所赠“书痴”外号为证。读高中时适逢图书市场放开搞活,书价大幅上涨,靠平时节省的早餐钱已无法购得心爱的图书。但读书人不可一日无书,无奈之下,我只好带了纸和笔,去书店抄书。

到书店去抄书这个念头一经产生,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高中三年,我抄了三年,光笔记本就用了二十余本。初时觉得不习惯,翻书总不那么自然,抄书也欠理直气壮。但想想书价这么高,一本书有用的章节并不多,自己没有收入,书店也没有复印机,不抄书又能怎么办,于是心里坦然了。那时书店没有空调,冬冷夏热,而且站着抄书抄久了,腰酸手痛脚肿眼花,个中辛苦至今难忘。

当时书店营业员的服务态度都很好,社会上尊重知识和读书的风气很浓,加上工资没和销售额挂钩,因此营业员对我等抄书族并不歧视,时间一长还能受到一些礼遇,告诉我书店进了何种新书,放在何处,并送上凳子以减轻我的劳动强度。我也很自觉,注意为书店着想,周末和平时人多时一般不去,多利用午休和晚上时间去抄书,以免影响书店做生意。而且过一段时间,我都会省下早餐钱买上几本便宜的书作为报答。

现在的条件已允许我随意买书。我每年都买很多书,但买了就看的并不多,天天手捧的书其实都是借朋友的。为什么这样?总认为自己的书以后有时间再读,看见别人买的好书借来先睹为快。借别人的书总是要还的,于是边读边做一些笔记,这样反倒读得快、记得牢、收获大。 。

下死功夫抄书,原因大概有三个。

一是没钱买书。八十年代初尤其是七十年代,家庭经济拮据,根本没有余裕的钱,供自己自由购书。于是到处借书看,边看边抄,抄完了归还别人或图书馆。

二是买不到自己喜欢的书。后来参加工作,有了薪水,可支配的钱多了,但因为在乡村小学教书,很少有机会出差逛书店,有时去了也未必能遇见自己要寻找的图书。于是还是抄为上策。

三是相信名人的读书观。我手抄过《唐宋诗词赏析》这本书,书写非常工整,一笔一画,丝毫不苟,红黑相间,异常醒目,至今大为惊讶。在那个手抄本的扉页上,我转引了两句话。一句是徐特立的:“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还有一句是无名氏的:“读过且读懂的书才真正是自己的书。”那是1983年的秋天写下的。我几十年的读书经历,能证明这两句话迄今仍然是至理名言。当年自己对这些话肯定深信不疑。

不管有了多少书,也不管现在上网尽情查书多么方便,不管怎么读书,也不管读得多少,抄书永远是一种特别的行为。抄书就是一次恋爱,一次最浓厚感情的升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0 17: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抄书的想法,我也抄过很多书,从中还得出了自己的感悟,概括为如下:选书--读书--抄书--教书---写书。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gja00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24 23: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我还从没有过抄书的经历。

但是,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5 01: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毕业才真正摸电脑这个高科技。

从开机、关机、win3.2中文版开始学习,然后是挖地雷、结龙等     

后来开始用ABC帮别人打了几篇文章,顺便学会了word,再后来自己写东西了……

由于基础和懒惰,始终未学习五笔,故而工作三年以后,常常提笔忘字(此问题大家真的要注意)。

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项目评审,撰写书面意见时,“瑕疵”二字怎么也不会写,那时候还没流行手机,实在想不出,于是将“本项目技术报告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改写为:“本项目技术报告略有些问题,但总体工作当肯定……”     

那时候开始觉得被电脑害了。

中国字是图形字,写、念两回事,不像英语或者五笔打字,能打出来就能写出来,即使不会写也可以写潦草点混过去

后来,工作不太开心,一狠心,把自己关了近两年,每天上班只要无事就待在实验室,实验闲暇时,手写了几大本读书笔记,基本上把那个阶段用到的主要参考书都记了,特别是,还抄了一阵“忍经”,哈哈,苦中作乐。

现在教书,我的一次教案也全部是手写的,用过后再抽空打字。

写有写的好处,电脑再发达也只认识0和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5 10: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太赞成抄书,我曾经试着抄过一部古典名著,眼盯得死手抄得紧,注意力却完全不在书的内容上面,早跑到了九宵云外,可谓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抄书远不如集中精力去读书.这样还可以节省时间,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5 20: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提出这个建议在这个网络信息爆发的时代确实耳目一新。说实话,我们这代人看的书是蛮少的,现在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阅读荒”,无非是想说明我们的文明在我们这代人中会(或者说可能)发生断层。如果说要抄书,那就似乎更显得不太可能(仅仅是可能性而已,因为没有做过统计)电脑的发达是我们拿笔写文章也变成一种浪费,更何况抄书呢?我希望我们能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认认真真地朝一些书,看一些书。但是我们似乎更容易被身边的繁华所吸引,我们更乐于实际,因为现在在很大程度上,看书也会是一种奢侈。更何况抄书?
  (信笔涂鸦,不知所云,还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5 21: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前经常抄书,现在很少了,但是不理解的地方还是做笔记的。我发现抄书有个惊人的好处,就是便于理解和记忆。习惯电脑之后,我便疯狂得下载资料和书籍,看得多了,得到的却少了很多,与其泛读十本好书,其实不如抄写或做笔记一本书。想想古代那些文人,一生能接触的资料可能都没有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多,但是他们大多没有钱买书或雇佣别人抄书,所以他们只能自己抄写,而在抄写的过程中,书的内容便牢牢印在他们的脑子里。也许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使得他们对于任何书籍都能朗朗上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5 21: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偶曾抄书过,N个笔记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6 06: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可读的书太多了,直接抄书就不现实了。我一般是专题研究,从图书馆里借一大排书,先是看,然后总结,把几本书的东西柔和起来,做成读书笔记。当然只是纲要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6 07: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其说抄书,不如说拾起久违的中国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poc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26 09: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以前长篇的抄东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练练见不得人的钢笔字,顺便可能对经典内容加深印象。。但其实效果还是蛮出乎我意料的。绝辞美文自然能朗朗上口一些,就连抄经济周刊的评论都可以帮我记得萨伊定律这样的知识点,感觉人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一些。
我想把字练得更好些,这样会越来越有抄东西的兴趣,慢慢地应该从以练字为主转向以保留知识为主,毕竟白纸黑字翻起来不会受工具的限制,比起又重又要用电的电脑,在某些情况下更方便了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7 22:40 , Processed in 0.583287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